分享更多
字体:

传化:没有挂牌的企业商学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5:35 来源: 《浙商》

  企业商学院塑造的是人,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了企业商学院的核心任务。传化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使其成为了一座没有挂牌的企业商学院。

  文 │ 本刊记者  陈率

  年轻的卜晶在传化集团的组织与人才发展部已经负责起培训管理方面的工作了,快当妈妈的她至今仍记得5年前自己作为浙江工商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刚进入公司时那极具传化特色的职场初体验。

  从新鲜人到传化人

  卜晶是应着传化校园宣讲的“感召”而成为公司一员的,但过来之后的第一课居然是军训。“这太老土了吧!”然而正是这15天的全封闭带薪军训成为了她“一辈子难忘”的经历,“我在学校时是个超级活跃、不受约束的人,但军训告诉了我:学生成为社会人、传化人之后,需要面对更多的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

  军训期间,卜晶还接到一个任务:在极度缺乏文艺资源的情况下,组织百来号人举办一场文艺汇演。“我那时候就认识到,以后的工作就是要在高压下,怎么去调动资源、怎么与人协作。在大学时我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通过这件事我学会了妥协,以团队为重。短短的十多天军训让我明白了一些大学四年都学不到的东西。”在他们的努力下,最终文艺汇演每个节目的精彩程度居然都大大超出预期。

  军训之后是5天的文化集训。入职3年的传化集团参与培训管理的组织与人才发展部王夏,还记得当时创始人徐传化、董事长徐冠巨等公司高层都亲自来为他们讲课,让大学生新人们系统地了解传化的文化、历史、战略、制度等等。“与高管见面可以激发他们的职业激情,让他们感受到公司的重视。”传化组织与人才发展部培训经理秦愉告诉《浙商》记者。

  接着新人们被分到各个子公司进行入职培训,了解具体的业务、产品与服务。在这之后,不论他们未来是否从事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工作,都要下到车间一线,经历为期3个月的基层见习。“一方面他们要了解产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利润是怎么产生的;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很好地与基层打交道的习惯与能力。”秦愉说。

  基层见习之后是在岗锻炼。传化给每个应届毕业生一对一地安排了入职指导人,相当于师父带着徒弟,甚至在网上还有一个专门的入职指导员管理平台,会按时提醒他们该做什么。“刚进来的时候我对公司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但我的师傅真的是从日常生活、工作对我进行点滴入微的关照。如果他觉得我今天状态不好,会在晚上七八点钟给我打一个电话,花很多私人的时间帮我解决问题。甚至半年以后我发现自己都能继承他的衣钵,去帮助别人。”时至今日,卜晶仍对她的入职指导员当年把座位、纸笔安排好,带她去吃第一顿饭这些细节记忆犹新、心存感激。

  立体的人才培养通道

  作为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先进典型,传化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已隐隐地闪现着一个虚拟企业大学的雏形。如同秦愉所说的那样:“一个企业商学院,关键并不在于它的名字叫什么,最重要的是里面装的是什么内容,企业的软实力是否能与企业商学院这块牌子配套起来。”就像罗马城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企业商学院也不是某一天、某一个时点宣布挂牌成立就一切万事大吉了,内功的修炼显然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日积月累。

  企业商学院塑造的是人,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了企业商学院的核心任务。传化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使其成为了一座只是没有挂牌的企业商学院。

  对于传化生产线上的工人来说,他们在职业资格认证上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我们在2007年就申请下来一个国家级化工技能鉴定站,可以对化工产业工人开展培训,60多名老师都是厂长、生产中心主任、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可以培养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是全国通用的,在传化取得证书到了其他任何化工企业都会受到认可。”深谙化工技术的王夏正是这60多名老师中的一员。

  在传化,面向大学生的那一块培训被取名为“启航学院”。这是一个虚拟化的平台,没有固定的教室、设备与院长,却专门负责帮助应届大学生完成职业化转型。卜晶、王夏刚入职时所经历的军训、文化集训、入职培训、基层见习以及在岗锻炼等都是启航学院的一部分模块。

  而传化的不少后备干部就是从当年的应届大学生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经过三四年的磨砺,有些人已经成为了部门业务骨干,这时他们就面临是否需要向管理者角色转型的选择。于是被称为传化黄埔军校的“骨干学习班”也应运而生。骨干学习班每两年办一次,每年选拔50-70个好苗子进行集训,两年之后,从这个班里面提拔干部。“2006年我们开始办骨干学习班,到现在已经办了3期,前后共计培训了180多个骨干学员,从中提拔了99名中层干部。要知道传化现在有400多名中层干部,也就是说有将近四分之一出自这一‘黄埔军校’。我们的骨干学习班也在2009年时荣获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银奖,也是那届评选浙江企业唯一的一个大奖。”秦愉介绍说。

  业务骨干被提拔为管理者开始带兵之后,就要让他们实现从自己单干到团队合作的转变,这时传化的网上大学就开始发挥作用。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自行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管理课程。同时,集团董事长、总裁、副总裁都承担着为他们讲授一门课程并进行经验分享的任务。新任干部满一年之后,在年底会迎来一次大考:年终评价会确定他们到底适不适合做管理者。

  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管理岗位,对于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才,传化同样有着将他们培养为专业经理的通道,提供专业化的培训课程。而面向更高层的管理干部,则每年定期组织内部研讨学习、游学考察甚至外派到各大高校的商学院就读。“近两年,我们已经外派了40多名老总、副总级别的高层管理干部进行脱产学习。”

  “这个人才培养体系也是一个职业生涯成长的通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应届大学生在传化如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CEO。”秦愉说。

  专家点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