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存准率何时调(右头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1:34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卫容之 实习生 李慧

  央行应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没起到明显作用,反而误伤了实体经济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明

  现在已没有必要再发行3年期央票,但是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应注意“变量”,如到期的资金量、外汇账款、财政资金等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恐怕要等到明年第一、二季度经济触底之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中小企举步维艰,经济增速放缓,10月PMI指数意外下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日益高涨。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暂停发行3年期央票,这被市场人士解读为是货币政策将有所松动的信号。然而在当前通胀仍然高企,未见明显回落的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到底该不该下调?

  防止经济下滑

  最近央行一系列的公开操作加大了人们对于政策微调的预期。本周到期资金量为1070亿元,为月内次高,但央行并未加紧收缩流动性。周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发行的一年期央票量较上周减少近五成,与此同时还未进行正回购操作,这是超短期正回购近一个月来首次暂停。

  此外,继上周暂停发行后,央行昨日又继续暂停发行3年期央票。而日前公布的10月制造业PMI指数从9月的51.2降至50.4,更是促使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高涨。

  其实,紧缩货币政策给中小企带来的冲击有目共睹,造成这些企业贷款难的原因,除了银行一贯的“嫌贫爱富”外,今年连续6次提准及扩大存准金缴纳范围使银行无“米”可贷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通胀已在逐步回落,而实体经济下滑较为严重,应适度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以给中小企放出更多的贷款保证生产经营。

  但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赵庆明教授等专家看来,物价才刚刚有所回落,目前还不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银行还可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逆回购获得资金,以发放贷款。

  “存款准备金率应尽快下调,以阻止实体经济继续下滑。”针对下调存准率会刺激通胀的看法,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没什么大的效果。今年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因素,而食品其实跟通胀没太大关系。食品中的农产品、猪肉等价格走高,主要是供给问题,一方面它们大多是周期性产品,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规模扩大,增加了食品的物流成本,也就推高了食品价格。”

  “央行从面上紧缩货币,对解决食品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作用不大,反而导致银行体系放贷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失衡,影响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转。”黄泽民把民间借贷利率的涨跌看作失衡情况的“晴雨表”, “当民间借贷利率升高时,说明银行资金量紧张。这些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资金,导致利率‘水涨船高’,引发各种问题”。

  调降需看时机

  其实在大部分人看来,调降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要看准时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还存在着很多“变量”,如到期的资金量、外汇账款流入、财政资金变动、银行资金流量等,应继续观望一段时间。如果流动性继续偏紧,央行年前可能会下调存准率,“估计也就下调0.5至1个百分点,对通胀不会有太大影响”。

  对于央行调降存准率时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恐怕要等到明年第一、二季度经济触底之时。

  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石建勋则认为,最有可能的时间窗口是11月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降低1-2个基点,年末或明年1月还有可能再降低1-2个基点”。

  连平认为,在调降时机未明的情况下,央行未来会在公开市场上保持资金面稳定,如减少资金的深度锁定等,“已经没有必要发行3年期央票了,现在调整工具力度已足够”。从昨日央行继续停发3年期央票来看,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