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层有“活鱼” 记者感言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3:59 来源: 深圳商报

  自中央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深圳商报深入基层、探访群众、了解民生,不仅采写出了大量鲜活的新闻,而且体验了基层的生活,获得了不少工作和生活的感悟。

  记者的根在基层

  9月底,我们随总编辑深入到深圳对口帮扶的河源市“双到”扶贫点实地采访,为《深圳商报》“走转改”栏目——“扶贫点上看变化”打响了头炮。自认为也算“老记者”的评论部主任米鹏民和我在采访中触动很大,总编辑在采访中对细节的留意、对问题的深入挖掘、对稿件的精益求精、对群众语言的运用,都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实践课。记者的根在基层——这是我在“走转改”的采访中最深的体会,愿意与年轻记者分享、共勉。

  (深圳商报记者 张惠屏)

  深入一线才能抓“活鱼”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下的第一个基层单位是公明的一家工厂,经过努力,和同事鲁军一起写出《南玻:让玻璃更环保更具价值》一文,这篇源自工厂一线的文章,发表在10月4日《深圳商报》的头版头条。这也说明了报社对源自基层稿件的重视和偏爱。

  有句话说得好:不朽的名篇来源于火热的生活。未来,我将更加深入基层一线,抓更多新闻“活鱼”!

  (深圳商报记者 季 杰)

  换种角度新闻更有生命

  《金条是这样做成的》,这是今年9月24日记者发表在《深圳商报》A1版的一篇文章,该文通过在黄金制造企业的见闻来讲述金条制作经过,文章见报后反响热烈,让记者也深感意外。实际上,记者天天与企业打交道,也进入过黄金珠宝企业的车间参观过,但是从未想过要采写一篇金条是怎么制作的稿件。“走转改”以来,如何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如何与被采访者交心?如何用更多事实来提高新闻的公信力、亲和力和吸引力?带着这种思考,我深入最基层,一条金条制作的稿件应运而生。通过走基层,记者的新闻来源更广了,常常能写出独家报道。这让记者深刻意识到,换一种角度能让新闻更有生命力。(深圳商报记者 刘虹辰)

  “走转改”更要脚踏实地

  态度,决定采访的质量。前不久,为了撰写千余字的《1万华为人“云”上办公》,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关于云计算的资料,并在华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将华为展厅里所有云计算产品仔细地体验了一遍,并与华为专家就每一个问题进行沟通。为了拍摄照片,我们的摄影记者扛着相机来到华为的门口,但由于对方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严格规定未能获准入内,不能拍摄到第一手的照片。有收获,也有遗憾,这也让我认识到,“走基层”更重要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一种锲而不舍的采访精神。

  (深圳商报记者 陈 姝)

  一线有鲜活的经济新闻

  深入一线,才能挖出鲜活的新闻。在“手机企业转型”一组报道中,我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一线员工与管理者交流,了解深圳的中小手机企业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是如何通过转型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通过走基层,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深入到企业中去,深入一线,才能挖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真实客观的新闻作品。

  (深圳商报记者 刘 双)

  记者到基层,百姓特高兴

  “走基层”活动中,我最大感受是百姓生活里无“小事”,记者要贴着老百姓的生活走,不能成为“脱水蔬菜”。

  10月11日,我随市农业和渔业局工作人员去了粤西廉江市青平镇六旺村,车程6个多小时,到六旺村已下午两点了,我们一口气扎到村子里,采访了五个“点”。记者走到基层,百姓特别高兴,村民刘强章见到记者一个劲儿地说:“感谢,感谢……”老百姓质朴的话,让我感动了很久。

  (深圳商报记者 关 键)

  生活中的新闻“富矿”

  记者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深入到大芬村采访时发现了一对在大芬村比翼齐飞的艺术夫妻。近一个月来,记者与同事刘柱一同“泡在”龙岗的街道、社区中,尽管每天浑身是汗,但收获颇丰。近期《深圳商报》先后推出了《龙岗人期盼再建一条地铁线》、《葵丰社区居民乘上幸福快车》、《坂田手造文化街养在“深闺”无人识》、《坪地特色文化飘香万里》等一批报道,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记者也在走基层中锻炼了自己,提升了写作水平,在挖掘新闻富矿中尝到了“甜头”。(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记者现在最缺什么

  自己的手中不缺电脑、不缺手机,但却时常感觉下笔无力,语言乏力。通过“走基层”才切身感受到,原来最缺的是来自基层的新鲜素材、丰富生活和生动事例。

  福田区新华社区工作站站长黄小婷几年如一日,全身心为社区群众服务,为家庭困难的居民申请补助、推荐工作,拿出个人积蓄为残疾青年圆了出书梦;CBD中心区、车公庙科技园区数十万白领中午吃饭难,牵动记者的心。在基层,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事可写,记者好像打通了筋脉,浑身上下的新闻敏感都被调动起来,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特别兴奋。

  (深圳商报记者 黄青山)

  重心向下,才能行之久远

  作为一名驻站记者,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同基层群众打交道。同最基层的同志近身交流,你会获得源源不断的信息。其实,只要真心同基层群众交朋友,哪怕同他们聊聊天,也会获得别样的感受,乃至激发新闻灵感。

  跑机关守“线”抓不到“活鱼”,只有紧贴基层群众,我们的思路才能更开阔,笔下的新闻才能有“根”。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切身感受到,只有“重心”向下,才能盘活一盘棋;才能脚踏实地,站得稳行得远。(深圳商报记者 赵 川)

  不仅仅是“换位体验”

  通过走基层,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走基层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绝非简单的“换位体验”,而重点在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基层是新闻工作的广阔天地,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基层干部群众是我们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间,切实的去体验和感受生活,才能发现问题、写出真正鲜活的新闻。(深圳商报记者 陈志文)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升空那一刻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