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3:59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钱飞鸣

  对于中国当代记者楷模穆青,已故的范敬宜先生如此评价:“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所以他有最肥沃的养分,他的作品也能代表最大多数的人,他能用最底层的事感动最高层的人。他有我们许多记者都不曾享受到的幸福。”

  最厚的土层在哪里?指向只有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今年8月,中央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圳商报》力求“身动、心动、笔头子动”,一大批生动活泼的报道体现在版面上,更多可喜的变化发生在编辑记者的思想意识中。

  “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这,就是我们的追求。

  一个方向:

  在基层找到新闻的根

  为大众还是为小众,走上层还是走基层,跑热门还是跑冷门。新闻的方向在哪里?我们也曾有过踌躇。

  根在基层,本在实践。我们深知,唯有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新闻工作者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新闻事业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细心的读者会看到,我们下企业、进社区、走访扶贫点、深入第一线,《深圳商报》记者编辑们的“走基层”活动形式多样,采写的新闻精彩纷呈。

  我们挖掘发展之美。比如10月4日的《南玻:让玻璃更环保更具价值》,报道的就是余热发电的绿色思路,报道的就是技术研发的创新思路:一套余热发电设备,每年节约3000万元电费;小小一块玻璃,能够从几元升值到几十万元。

  我们调研发展之困。比如10月19日的《千里走粤西,寻打新“猪源”》,报道的是如何为深圳寻找新的供应地,报道的还有如何为产地破解价格波动难题。老书记李灏看完报纸,专程来电:“走基层才能了解民情实情,写出像样的调查报告”。

  更大的发现还在于自身。一位刚刚入行的年轻记者从扶贫点回来后如此说:“平常总感到下笔无力,没有什么鲜活素材,到了基层才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自己最缺的是对社会的了解,是对工作的热情。”

  一次示范:

  生动的新闻采写培训

  开展一次活动,树立一种作风,带出一支队伍。我们的“走转改”,总编辑、副总编辑率先带头“走下去”,以普通记者的身份深入农家探访一线,用手中的笔记录来自基层的故事。

  “没想到平时拿笔杆子的总编辑对农活也在行,一下子就能估算出地里种了多少果树”。跟随本报总编辑一起奔赴河源市“双到”扶贫点实地采访走基层的记者颇为感叹,总编辑在采访中对细节的留意、对问题的深入挖掘,令多年的老记都自叹不如。

  一位副总编率队深入湛江的“双到”工作对口扶贫点,为了“堵”住采访对象,她在早晨6点就守在了对方门前;另一位副总编任总指挥的“记者下社区”专栏,在细致上做文章,地铁生活的体验式报道颇具影响力。

  和这些新闻工作的“前辈”在一起走基层采访,同行的记者编辑直言:“感觉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采写培训课”。

  一种情怀:

  把版面留给普通百姓

  基层是什么?可以是一条没有修好的马路,是一个急需路灯的小巷,也可以是为人忽视的精神卫生护理,是默默开放的劳务工图书馆。

  我们的“走转改”,坚持的是一种传统。媒体要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党和政府眼里,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于是,在我们的“走转改”报道中,主角是午夜出行的特殊行业民警,是兢兢业业的公厕环卫工人,是精神病人看护者,是挑灯夜战的航站楼建设者。在我们的心目中,基层就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是市民的喜怒哀乐,那是我们本就该去的地方,也是我们一直坚守的第一线。

  “走转改”是一次活动,而活动总有结束的一刻,但是“走转改”倡导的传统却是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让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题,把版面留给普通百姓,我们要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享受造福社会的幸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