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明股份上市求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02: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宋璇
本报美编 鲁达 制图
从研发费用来看,《办法》规定,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发费用比例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2008年至2011年下半年,瑞明股份研发费用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2%、3.32%、2.71%和2.03%,研发费用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如今已经低于3%。
近期过会率有所降低,但难降企业的冲关热情。11月9日,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明股份”)将“过堂”——证监会发审委正式审核该公司的首发申请。
瑞明股份本次拟发行2633万股,募集资金拟用于年新增150万件汽车发动机汽缸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该项目总投资4.4亿元。虽然公司招股书中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面对每况愈下的车市、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隐忧,以及过会率的降低,瑞明股份此次过会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
业绩增长道不明
招股书显示,瑞明股份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96万、6335万、7122万、3124万元。从数据来看,瑞明股份的业绩增长平稳,但细看,并非如此。
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瑞明股份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38.29万元、6030.35万元、6634.94万元、3322.93万元,与前述净利润存在一定差距。
对此,瑞明股份的解释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占当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分别为70.70%、4.81%、6.85%和-6.36%。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利润逐年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占比大幅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对非经常性损益不存在依赖。
但记者发现,2011年上半年,虽然瑞明股份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占比为负值,但在当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表中“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一栏中,出现了“-244万元”这样一个数字,招股书中却未对该项内容做解释。
“公司有权利根据自身情况,将一些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下披露。”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管理部门也有规定,公司需同时将其中包含的重大项目内容在非经常性损益的附注中单独做出说明。”
如果在损益净额中扣除这个数字,2011年上半年,瑞明股份的净利润将不足3200万元,若以上下半年业绩持平来乐观估算,瑞明股份今年业绩与去年相比,刚刚持平。
人才配置看不清
招股书提及,2008年,瑞明股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公司2008年至2010年的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瑞明股份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增加的净利润占比分别为49.82%、21.71%、
28.31%、21.11%。
瑞明股份表示,2011年起,如果公司不再符合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鼓励条件,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将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高新技术企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需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在招股书中,瑞明股份仅披露,公司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为48.34%,这让人无法判断公司大专以上学历员工的数量。
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知这是由于保荐人的疏忽,还是其他原因。瑞明股份此次保荐人为国信证券,对于近年来屡次登上券商承销排行榜头牌的券商来说,这样的疏忽似乎不应该。
此外,从研发费用来看,《办法》规定,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发费用比例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瑞明股份研发费用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2%、3.32%、2.71%和2.03%,研发费用则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如今已经低于3%。
车市萧条需自救
资料显示,瑞明股份主要产品为汽缸盖、进气歧管等乘用车发动机配件,尤其在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发动机部件市场中,树立了较为稳固的领先地位。
然而,招股书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中国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产量从419万辆上升到946万辆,销量基本翻番,但瑞明股份生产的汽缸盖在乘用车整体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8.39%的份额下降到2010年的5.15%;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上的占有率也从13.48%下降到7.57%。
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受制于资金瓶颈,在努力加大机械设备投入和优化改进生产流程的情况下,仍无法满足客户所需。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汽车累计销量1366万辆,同比仅增长3.98%,其中第三季度全国车市销量为430万辆,同比增长4.35%,今年以来汽车销量增速明显放缓。
高华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汽车市场可能在一至两年内持续放缓,而这对依附于汽车的零部件企业来说显然是重大利空,公司在此时扩大产能,似乎与市场节奏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