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配套设施渐完善电动车加速前进买新能源车有望补贴10万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13:11 来源: 新闻晚报

  记者 王毅鹏 制图 任萍

  首批购买电动车私家车主上路已半年有余,各方反馈均“好于预期”,充电等基础设置配套正加速前行。随着昨日沃尔沃C30电动车入驻上海国际汽车城示范运营区,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参与普通市民的“试乘试驾”。虽然业内人士皆认为“电动车在短期内无法替代传统汽油车”,但随着未来地方购买电动车补贴政策的明朗化,作为家庭用车的补充,电动车的未来仍可期待。

  充电等配套设施已不成问题

  “我们的信心比4月份首批私家车主上路时更强了。”上海国际汽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文伟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比半年前轻松很多,“目前电动车的充电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 ”

  而就在半年前,上海第一批私人购买的8辆纯电动汽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挂牌上路,标志新能源汽车在私人消费领域的“破冰”。然而成长的烦恼随之而来,其中一位车主购买的电动车要用20安培的直流电来充,家用及国际汽车城目前安装的充电桩是用的12安培交流电,两者无法对接。公司不得不把她的车开到位于嘉定的特定车厂里充电,下午4点半再将车送回公司。

  荣文伟昨日透露,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营,上述问题已经解决,而车主关心的电动车基础设施配套也摸索出了一套 “公司充电、上下班使用”的解决方案。 “至少在嘉定国际汽车城示范运营区内,我们觉得充电桩建在车主所在公司比较合适,马路上并不需要建设太多的充电设备。”荣文伟说,“车主白天上班时充电8小时,基本就可以满足100公里以上的行驶里程。我们的车主90%以上是在公司充电的。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一辆电动车因为找不到充电桩而在半路“趴下”。

  据国际汽车城的统计数据,8位车主平均充电耗时为6.3小时,平均单次行驶里程为32公里。 “我们觉得电动车在短期内无法替代传统汽油车,仅仅是作为家庭用车的补充。”荣文伟表示,“充一次电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在100公里左右,因此比较适合上下班代步用。 ”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在加快建设。据悉,目前嘉定区已建成充电桩45个,充电站1座;年内将完成770根充电桩建设以及1座“充放储”一体化充/换电站开工,基本实现上海国际汽车城100平方公里区域全覆盖。记者还获悉,目前8位私家车主实现免费充电,对于未来充电的收费模式,荣文伟表示尽可能“化繁为简”。

  试驾中心国际品牌鱼贯而入

  今年5月,国际示范城市第一个核心功能性项目——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试乘试驾中心正式落成运营。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该中心已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试乘试驾者近2万人次,收集意见反馈1万余份。荣文伟表示,“通过试乘试驾,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的普通消费者有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对培育电动汽车市场、衔接电动汽车厂商与消费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昨日,上海国际汽车城与沃尔沃汽车公司签署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备忘录,沃尔沃与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正式建立合作关系。沃尔沃C30电动汽车作为全球首款量产豪华品牌电动车,将成为国际示范城市引入进行长期示范合作的首个车型,参与示范区试乘试驾、电动汽车示范评估等项目。通过该示范项目,将帮助沃尔沃汽车充分了解在中国路况和中国消费者特有驾驶习惯影响下C30电动车的性能表现,从而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在签署仪式上,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沈晖表示,“轻量化、小型化、电动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沃尔沃汽车在电动车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努力。而中国市场是沃尔沃汽车的‘第二大本土市场’,不排除未来国产电动车的可能”。据悉,沃尔沃首批量产C30电动车总共250辆,以租赁形式提供给瑞典、比利时、德国、挪威、中国以及美国的机构和合作伙伴。

  荣文伟介绍说,自成立伊始,国际示范城市一直注重与国内外城市及整车企业之间的沟通,积极与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企业开展基于电动汽车示范的交流与合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实践,参与电动汽车示范推广的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伙伴组织成员进一步增加至20个,包含了上汽、通用、大众、赫兹、GE等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多家知名企业。

  2年内安亭公交将实现“电气化”

  荣文伟表示,着眼未来,国际示范城市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扩大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的范围,在新能源公交示范运行,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不断尝试,同时按照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各方面工作同时扎实推进。

  据悉,安亭镇内公交有望在2年内实现电气化。今年年内,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投入一条公交线路运营,到明年年底,18辆纯电动大巴将投入3条公交线,至2013年,将再增加30辆车投入6条公交路线,至此实现电动公交在安亭镇范围内的全覆盖。

  记者昨日还获悉,据有关人士透露,上海地方对于购买电动乘用车的补贴正由发改委牵头制定,近期公布。上海将在国家补贴基础上,按2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2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4万元/辆。去年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这意味着,“国家和上海地方的补贴相加,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高补贴幅度有望高达10万元”。

  此前有消息称,由于牌照已经成为制约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上海扶持新能源汽车有望在“牌照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有关人士没有确认这种说法,只表示“相关政策在商讨中,何时出台仍未可知”。

  电动车仍面临“技术瓶颈”

  事实上,对于电动车的质疑并未停止。此前一辆车牌号为 “浙AT2618”的电动出租车在杭州街头行驶时突然自燃,目前造成自燃的最终原因还未确认,各方对电动车的安全质疑纷至沓来。事实上据记者了解,这并非是电动车的第一例事故,早在去年,某国内品牌就发生过实验室电池击伤工程师的先例。

  博世亚太地区科技研究中心张明亮博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电动车目前仍面临技术瓶颈。 “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一致性,一辆电动车由上千个电池组组成,一旦一个电池出了问题就不行。事实上,一次充电之后每个电池的性能就不一样了。比如单个电池可以充放电2000次,但多个在一起则将下降至1000次。 ”

  而在他看来,最具挑战性的技术则是“电池管理系统”。 “一旦电池出现问题,发生起火如何在短时间内切断电源,避免发生进一步的危害,就是电池管理系统所要承担的责任。 ”张明亮坦言,“造一部能跑的电动车很容易,但安全可靠性如何目前仍不清楚。 ”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则认为,中国目前国产的电动车存在需要解决的四大安全隐患:车辆碰撞和机械故障引发电池爆炸、电磁干扰导致车辆自动刹车或熄火、电池燃烧、高压漏电。后两项是电动汽车不同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的安全隐患,换言之,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汽车安全标准,是以燃油汽车为标准的,即使电动汽车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生产许可证,那也只表明它符合了最基本的汽车生产安全标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