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开放合作 推进科技创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23:49 来源: 《中关村》

  Opennes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 Innovation are the Secret Sauces for Special Economic Zones to Succeed

  文 张景安(北京)

  现在这个时代是创业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创新时代的特点就是合作,创新不可能单枪匹马,单枪匹马都不可能成功,只有互利双赢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当代创新还有一个特点,不仅要与同行联合,还要和竞争对手合作,这也是高科技创新的特点。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多的奇迹,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开发区。中国的开发区有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区别很大,因为当时设计的时候,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引进外资为主,高新区主要以创新创业为主。但现在都差不多了,我们都是高举创新的旗帜。各种开发区都是创新驱动的,即使引进也要引进后再创新。特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整个改革开放中都非常了不起。高新技术开发区最早提出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有一场席卷全国关于“新技术革命”的大讨论。中央成立了对策研究小组,聚集了很多人研究我国新技术革命的对策。最后有一个报告,报告里面提出了新技术革命需要有打造一批智力密集型的创新区域,中关村就是一个。

  80年代末,温家宝总理亲自带队到中关村调研,提出了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构想。1992年开始,中央批准5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小平同志提出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到现在20年过去了,高新区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全国高新区的产值加在一块六七十亿元,去年一年超过十万亿元,从2000年开始的这几年每年增加1万亿。高新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全世界来看也是很成功的。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经过了30年代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付出了资源、人口等代价。虽然我们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若干产业的技术还是要依赖外国。只有创新,我们才能由一个大国成为强国,才能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是今天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

  中央要求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做出示范,已取得很好的成效。天津和北京有着天然的关系,来往紧密,“中关村走向天津,天津走进中关村”是很好的概念,不管天津的开发区还是北京的开发区,滨海新区还是天津南区的双港工业园,都是我们利用园区推进中国自主创新,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的途径。大家都在做着有益的工作。

  创新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寂寞的长跑,所以要有寂寞长跑的准备。另外,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不能用以前30年的那种办法来做,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律和方法来做,我提几点看法:1、我们要更加注重新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上形成我们的优势。因为单个企业参加世界竞争有难度,只有我们打成一个舰队或者是一个产业链,才有世界竞争力; 2、搭建公共的服务平台,创新需要的服务还是比较多的;3、注重金融的作用,我们现在还没有适应中小企业创新的金融系统,因此这方面必须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4、注重人才的作用,中国不缺人才,怎么样使他发挥创新的作用还要再探讨再深入;5、尊重知识产权,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巨额的研发成本得不到回报,也就无法创新,限制了创新;6、到了新的阶段,中国企业要打造品牌,打造世界知名品牌;7、推进开放和合作。开放合作是两个层次,国际合作和国内合作,两个层次同时展开。今天就是国内合作的案例,强强联合,天津、北京优势互补,互动创新,互利双赢,共创辉煌。

  (作者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本文选自其在中关村召开的天津市津南区双港总部经济区招商洽谈会暨联东U谷·总部大观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