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吴晓灵:要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10:05 来源: 上海商报

  

  商报记者 林蓓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大中华区金融中心”研讨会昨在沪举行。会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要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强沪港合作。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上海建立金融中心是为了使金融业变得更加有效率。

  人民币应服务于实体经济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吴晓灵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我们为实体经济服务最终形成的一个结果。它肯定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愿景,但是现在我们应该更多地着力于为实体经济的贸易和投资来服务。”

  吴晓灵指出,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已经有10多年了,只不过它只是存在于边境上的小的边境贸易,而现在随着形势的变化,大的国际贸易也已经要求用人民币了,我们应该满足市场这样的需求。

  “自从2010年人民银行开始在大城市搞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来,到今年8月份跨境贸易结算已经推广到了全国,而且结算的金额累计达到了1.5万亿元,占同期货物进出口总值7%左右,比去年年底2%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可以看出这一项举动是深受市场欢迎的。”吴晓灵称。

  吴晓灵认为,当人民币开始进行跨境贸易结算之后,得到人民币的人必然会产生一个需求,需要拿人民币来做一些投资,那么,监管当局对于这样合理的需求也应该给予满足,比如允许银行向境内机构在境外设立的投资企业或者是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

  在境外的人民币除了到境内回流投资之外,吴晓灵认为更多的还可以在境外来进行融通,可以把有人民币的人和需要人民币的人两者之间的余缺进行沟通,允许通过贷款、债券、股票的方式让那些需要人民币的人获得人民币,形成境外的人民币的离岸市场。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家的投资需求可以回到境内,一个在境外形成人民币离岸的融资市场,这个都是顺应企业实体需求的举措。

  推动金融业服务提高效率

  2009年4月,国务院提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2020规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揭开新的一页,也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方星海认为,让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要帮助推进上海在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政策,要让中国的金融业变得更加有效率,成为更加有效率的金融业,这样可以支持中国经济不断地发展;第二,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上海在中国环境当中的一个改革开放政策。

  “金融服务经常会集中在几个地方,不像其他的一些行业,可以分散得很开。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很多的金融中心。”方星海说。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服务必须要集中在一个地方,它们通常是倾向于集中在几个地方。这与金融服务本身的性质有关,因为不同的服务之间密切相关。

  方星海还表示,建立金融中心能够帮助去推动以市场为基础的改革开放,这是我们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第一个使命。要通过让上海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从而能够打造在中国的一个现代金融体系。

  此外,方星海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我们有一个现实的需求,也就是要中国能够有更大的影响力,能够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且要扮演更加积极正面的角色,从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这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当然也是符合全球的金融利益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也表示,最近两年,中国不断提升经济实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热情以及中国强大的金融实力也得到提高,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了历史性机遇。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国际格局,中央还提出了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香港设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等举措,增资IMF等等。

  但朱晓明也坦言,上海与伦敦这样的领先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软实力方面。上海在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金融人才的培养等很多方面都面临考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