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戴相龙:人民币国际化可分三个五年计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15:10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 王莉)国际金融论坛(IFF)常务副理事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11月10日下午在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会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完全完成需要三个5年时间。

  戴相龙认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并非就是国际化,国际化比可兑换要求更高。目前,全球有20多个国家的货币宣布可兑换,但不意味着这20多个国家的货币都是国际化的。

  他说,人民币国际化需分三步走。

  第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境外贸易中的结算作用,使人民币成为商品进出口的计价工具。“现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规模已经达到1.6万亿元,今后发展会很快。”

  第二,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使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印度、俄罗斯、巴西在本币可兑换方面走在中国前面,已经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今后五至十年具备人民币可兑的条件。

  第三,通过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储备货币必须非常方便、保值,可进行自由兑换,有利于各国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作为国际外汇储备的比例将与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大致相当。

  “人民币国际化还有一个较远的路要走,将逐步做到。”戴相龙认为,即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多发,中国仍不能停止金融全球化的步伐。

  除了人民币国际化外,发展大型跨国金融集团,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境外市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培养更多参与金融全球化的人才和服务机构,都是金融全球化的核心内容。

  他称,今后金融改革的重点将集中在货币定价、汇率定价方面。“没有人民币异地市场定价、汇率管理市场化,要想市场化、国际化很难。”而这些需通过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等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来贯彻落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