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减税胜过频繁补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23:18 来源: 经济导报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10月CPI公布后,通胀出现拐点的趋势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控政策某种程度的放松也成为普遍的期待。分歧在于,这种放松会以何种形式、在何种程度上体现。
不少人期盼年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不大可能。原因在于目前CPI还没有降低到足以让人放心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央行对于“普遍的放松”必然抱有一分谨慎和警惕。至于降低存贷款利率,由于担心投资的大幅反弹,并且CPI下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缓解了负利率的程度,降低利率也不大可能在年内实施。目前货币政策微调的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因其迅速、灵活、调整程度便于拿捏的特点,会被央行反复使用。
财政政策将是微调的主要方面。一方面经过连年增收,财政资金庞大,有足够的调控能力;一方面财政支持有“定向、准确”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反映国家的结构调整意图。财政支持将大致沿两个方向进行:一是水利建设、铁路建设、保障房建设等少数国家重点领域,因其目标明确、标的企业数量少,适宜采用定向和个例支持;另一个是能够带动就业和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量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量大、面广、涉及产业庞杂,如果用财政补贴的办法支持,难免挂一漏万,无从下手。最有效的办法是减税。税务部门掌握基础数据,便于操作;对某一行业的减税具有“普惠”的性质,特别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所以,尽管补贴和减税都能支持企业发展,但相比而言,减税更有效率。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8.3万亿元的总和,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将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后两个月我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还会有所回落,但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此时不减税更待何时。
本来“减税”和“多收多支”是一样的账,为什么政府喜欢“多收多支”———今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也在大幅增长———而不太喜欢“减税”的支持手段呢?因为政府总喜欢按照自己所认为的最优方式分配。但“最优选择”常常被证明并非最优,而且给权力寻租留出了一定空间。“减税”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没有哪个企业或个人愿意超额交税,没有权力可以寻租。“减税”需要政府时时克制亲自“操刀主罚”的冲动。
“减税”是结构性减税,不是普遍减税,不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大幅萎缩。小微企业的增值税等税负降低,而资源税等增加,依然可以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在货币政策微量宽松和财政政策大力支持的同时,资源价格体系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9日表示,考虑到10月CPI的数据已有所回落,会对部分价格矛盾择机予以梳理,其中包括供暖、天然气以及电力价格。这是对上半年控制通胀时强行压制公用事业产品价格的“还愿”,水、电、暖、气等行业的压力可以稍微纾解,但下游产业负担加重,这一现象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