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专利量大质弱需“健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19:14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陈文喜 北京报道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承办的中国专利年会(2011?北京)于1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该年会围绕“深入实施专利战略,推动专利信息服务”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展览展示及研讨活动,其透露出的中国专利事业的发展现状也备受关注。

  增幅背后,专利申请量强于质

  据了解,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大幅攀升。2010年,国内专利申请量达到122.2万件,授权量为81.5万件。

  国际范围内,中国专利申请量也创新高。数据显示,日内瓦——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专利合作条约(PCT)登记的国际专利申请在2010年增长了4.8%,其中中国(增幅56.2%)、韩国(增幅20.5%)和日本(增幅7.9%)贡献了相当可观的增量,弥补了欧洲各国好坏不一的表现以及美国的持续下跌(下降1.7%)。

  其中,中国电信产业巨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1863件的专利申请数量,位列全球企业及个人申请量次席,紧随排行榜首位的日本松下公司。我国另一电信业巨头华为位列申请企业第四名。国际专利申请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隐忧与不足,例如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仍然相对较少、中国国内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校数量明显不足。

  经初步统计,2010年中国平均每1.3亿美元出口才有1件国际专利申请,与美日等国差距明显,2010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美国的27.5%;在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全球百强中,中国企业仅3家。

  专利代理成稀缺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了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的指标。如此大数目的专利申请量,将一个不为大众所知的职业——专利代理工程师推到了舆论面前。数据显示,我国拥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专业人数面临巨大缺口,而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正是该职业人才培养的好苗子。

  根据中国知识产权局权威发布,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持续增长,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大幅攀升。国内专利申请量达到122.2万件,授权量为81.5万件。其中,70%是通过专利代理人申请的。

  虽然有80多万件专利申请来自代理机构,但实际上,我国拥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专业人员还不足万人,拥有合法执照的专利代理机构只有不足千家。中国专利代理人的缺乏可见一斑。而这种缺乏除了体现在数字上,更多的还是体现在现实中。据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现有的专利代理机构工作量巨大,这个行业需要大量拥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人才。

  中国专利量大质差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22.2万件,授权量为81.5万件。同时,PCT国际专利申请也逐年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年申请量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接近1.3万件,已超过韩国位列排行榜第四。国际专利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创新活力、产业后劲等方面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该数据显示国内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超越,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但中国专利年会(2011?北京)组委会秘书长刘燕新表示,“数量大的背后,整体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专利申请中,我国整体水平和数量虽有进步,但仍存在隐忧,主要体现在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仍相对较少、中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少、高校知识产权数量少。”

  资料显示,经初步统计,2010年中国平均每1.3亿美元出口才有1件国际专利申请,与美日等国差距明显,2010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美国的27.5%;在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全球百强中,中国企业仅3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