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认定渤海溢油系责任事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2 11:23 来源: 一财网昨天,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公布了事故原因调查结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总体开发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明显出现事故征兆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由此导致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
今年8月,为彻底查明溢油事故原因,对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国家海洋局牵头,联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组成了联合调查组。
长期笼统注水导致溢油
联合调查组称,据核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B平台的生产违反总体开发方案,没有执行分层注水的开发要求,长期笼统注水,导致注采比失调,破坏了地层和断层的稳定性,造成断层开裂,形成窜流通道,发生海上溢油。
而且,当B23井出现注水量明显上升和注水压力明显下降的事故征兆时,没有及时停止注水、查明原因,而是继续维持压力注水作业,进一步加剧了海上溢油的污染程度。
此外,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的C平台C25井回注岩屑作业违反总体开发方案规定,数次擅自上调注岩屑层位至接近油层,造成回注岩屑层异常高压,形成向上部油层窜流高压源,造成C20井钻井至该层时产生井涌。同时,该井作业表层套管下深过浅,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降低了应急处置事故能力,发生侧漏溢油。
康菲公司未守规生产
“上述种种违规作业,以及出现事故隐患征兆没有有效处置,都证实了康菲公司没有做到守规生产、审慎作业,而且关键岗位职责不落实,没有针对重大隐患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造成海洋污染和环境破坏,污染海洋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所以将这起溢油污染事故性质认定为是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联合调查组的专家表示。
调查组表示,目前,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原因和性质已查明,责任已基本查清,有关部门将继续做好溢油事故的后续处理工作。
■ 最新进展
C平台附近仍有油花溢出
昨日,国家海洋局公布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环境监视监测情况显示,11月10日,C平台附近仍有油花溢出。
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开展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环境监视监测,11月10日,C平台附近有油花溢出,最少5个/分钟,最多31个/分钟,估算当日溢油量约0.50升。
当日8时40分,在C平台西南侧发现面积约0.02平方公里的银灰色间彩虹色油膜,12时20分清理完毕。
■ 释疑
蓬莱油田为何采用注水开采?
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专家:首先,需要介绍蓬莱19-3油田的地质背景情况。蓬莱19-3油田地层层序从海底表层向下可划分为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等五套地层。
蓬莱19-3油田的石油主要储存在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组两套地层。油层埋深为840米至400米。原油具有“三高四低”的特征,即高密度、高粘度、胶质含量较高,凝固点低、含蜡量低、沥青含量低,需要借助外力,以注水开发方式进行开采。
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是否可控,不出现溢油污染隐患,主要取决于注水压力的控制,以不破坏断层封堵性为限。只要注水压力控制得当,就不会破坏断层封堵性,注水开采就是安全的。
笼统注水何以导致溢油污染?
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专家:蓬莱19-3油田的原油是稠油,地层压力处在正常压力范围,需要借助外力,以注水方式进行开发生产。
笼统注水方式是指在井口采用同一压力,而且不对各注水层进行分置处理。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对地下各层压力缺乏控制,在对一些地层产生驱油作用的同时,对另外一些地层则有可能产生异常高压,发生溢油污染。
人们在长期开采实践中,为解决上述矛盾设计了分层注水开采方式。分层注水方式是根据各油层注水驱油通过能力的差异,在不同油层部位安装大小不等的水嘴,调控注入层的给水压力,达到合理分配注水量压力,既不破坏断层封堵性,又能满足各油层有足够压力驱油。
■ 背景
溢油大事记
●6月4日、17日
蓬莱19-3油田B平台和C平台分别发生溢油事故。
●7月5日
国家海洋局正式通报了溢油事故,称该事故对附近海域造成重大污染。
●7月6日
中海油、康菲就溢油道歉。康菲表示,两个渗漏点已全部堵住,渤海作业区已没有油膜。两个平台仍正常生产。
●8月19日
国家海洋局牵头,联合国土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等组成联合调查组,彻查事故原因。
●8月31日
国家海洋局成立渤海溢油索赔小组,取得了大量监测和调查资料,正在编制评估报告。
●9月1日
中海油表示,愿与康菲一起尽快研究建立海洋环境生态基金。
●9月2日
国家海洋局宣布,康菲没有完成“两个彻底”(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产。
●9月6日
康菲表示将设立渤海湾基金,主要用来赔偿“事件造成的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