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车价迷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2 12:48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邱一丹)

  实际上,令自主品牌获得发展机遇的仍是当时市场存在的价格空当。

  入世之后尚存的25%的关税的确为自主品牌筑起了一道围墙,这25%的关税致使进口车的价格与此前相比降幅并不明显。并且,合资企业的车型价格大多在15万元以上,中国基本没有10万元以下的车型。

  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从低端车型起步,在10万元以下价格区间推出了大量车型。从此,合资企业高利润的时代被低价格的车型终结。

  但是,在经过发展的第一阶段后,自主品牌不再满足于低端车型而向中高端车型领域延伸的过程中,却不断的沉沙折戟。此前,中国是消化跨国企业老旧平台的市场,捷达和富康的平台都是欧美市场早就淘汰的平台,被拿到中国以数倍的价格出售。如今,最新最好的技术被不断的输入中国,中国自主品牌感受到了重重压力。

  奇瑞推出了高端品牌瑞麒,但是,瑞麒发展了数年,年销量却不足奇瑞品牌的十分之一。同时,合资品牌车型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下探至10万元以下区间。今年,90%的自主品牌企业产销量在下滑。

  此前,自主品牌可以通过价格与合资企业区位竞争,但是,面对这场避无可避的遭遇战,自主品牌似乎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其实,重要的问题在于消费者已经建立了自主品牌低质低价的品牌认知,所以自主品牌在从低向高走的过程分外艰难。”北京大学营销管理学客座教授薛旭告诉记者,“这只能通过不断的品牌改造、技术改造和车型改造来实现,不能一蹴而就。”

  相关政策正在酝酿。“明年将对汽车出口政策进行调整,通过提高自主品牌出口资质门槛的方式,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近日,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向外界做了如此表述。根据支陆逊透露,这次出口秩序调整的新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自主品牌出口资质标准和提高出口服务质量方面,目的则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出口活力和最合理地设置准入门槛。

  “首先,可能会提升出口门槛,对一些出口量大、具有规模优势的出口主体进行扶持,而那些出口量小、实力弱的出口企业将被迫淘汰。其次,还将强化境外营销网络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支陆逊表示。

  而这种拼实力、市场化的政策导向还将继续。“未来,自主品牌将迎来一个逐渐失去保护的市场环境。到时候,能者上、庸者下,像长城汽车这样有了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优势将逐渐显现,那时才是见真章的时候。”陈建国告诉记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