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生意人还是企业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22:23 来源: 《新领军》杂志

  【症状对比分析二:温州VS宁波】

  生意人与企业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看重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而后者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实现企业,甚至一个产业的长远发展。按照这个标准来考量,目前89%的温州商人和59%的企业经营者,只能被称为生意人

  文/本刊记者 田倩平

  在大部分温州老板为企业还能支撑多久而彷徨时,宁波国贸家电董事长戴志成眼下最关心的是,在明年集团公司正式建立之前,现有的内部管理架构还需要做怎样的优化。今年整好十岁的国贸家电,2010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在宁波算是一个大中型企业。

  相比温州企业界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惶恐,宁波大多数企业仍保持着一贯的务实态度,显得风平浪静。据戴志成讲述,今年8月底,宁波也出现过一起因赌引发的老板跑路事件,但至今为止,企业的日常运营基本正常,重组工作已经有条不紊的在进行,并未产生任何连锁反应。言毕,他强调一句,“据传老板本身并不是正宗的宁波企业家。”

  作为纯粹的宁波人,在任何涉及与温州高利贷有关的问题上,戴志成都很注重将“宁波企业家”与“温州商人”区别开来。“温州商人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他们吃得苦,受得累,有抱团精神。但总体来说,还未达到企业家精神的高度。任何规律和经验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所谓的温州模式,也不过30年时间,在做企业上,他们没有形成一套稳固持久的价值信念。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温州经济呈现出的很多不正常现象,炒房团也好,高利贷也罢,某种程度上而言,都是企业家精神缺失所导致的短视行为。”

  戴志成的看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温州商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曾让人记忆犹新。而现在,就连温州本地商界人士都感叹,温商可贵的创业精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反而是攀比享受的心理越来越严重。有本地企业家举例说:某行业协会的副会长曾买了一辆600万左右的兰博基尼,不到两天,协会会长就买了一辆更贵的劳斯莱斯。而原因竟然是,“我是会长,怎么能被他一个副会长比下去!”

  戴志成所说的“不正常现象”还包括温州畸形的奢侈品消费心态。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出炉的《2010-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城市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能力排行中,除去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杭州、温州、青岛高居前三名。三强中,温州是唯一的普通地级市。此外,温州各类豪华车保有量接近全国的5%,其中奔驰10000多辆,宝马17000多辆,远远超过了国内一些大城市。甚至,疯狂的豪赌也被当成了显示身家的方式。

  随着过度消费和炫富心理不断蔓延,投机行为也愈演愈烈:1998年全国推行商品房制度之后,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行业,温州炒房团也随之名声鹊起。在资金不断向房地产聚集的同时,温州赖以生存的实体经济根基被彻底抽空。有数据显示,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银根缩紧之后,蕴藏已久的高利贷危机一触即发。

  相比大多数温商逐利成性的特质,戴志成抑制不住地流露出对宁波企业氛围的认同。“宁波经营企业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明清、民国一直到现在,上海、香港、台湾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都有宁波籍企业家的功劳。做企业,尤其是百年企业,精神传承非常重要。宁波能诞生大批诸如包玉刚、安子介、董浩云,邵逸夫的百年企业家,与这里由来已久的人文氛围密不可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的宁波企业家都很踏实且清醒。”

  已经经营企业10多年的戴志成,正在努力将国学精髓灵活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这在宁波企业中绝非个例,同属宁波企业家的方太总裁茅忠群,也是国学治企的积极践行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家还在加入进来,浙江大学为此开设了专门的国学总裁班。在这批新型宁波企业家看来,在浮躁过热的外部氛围下保持清醒冷静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入定之后,才能更好地思考未来的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