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监会官员称中资银行出海应严控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3:24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 符燕艳)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指出,中资银行“走出去”时应严守风险底线,远离高杠杆业务和过度创新业务。

  在11月15日的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上,阎庆民透露,为了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截至今年6月末,中资银行在亚洲、非洲、大洋洲、欧洲收购或参股16家境外机构。

  他表示,当前金融监管面临的形势更加不确定,一是主权债务危机的态势更加不确定,欧债风险高企,银行状况堪忧,全球金融市场和大宗产品商品市场剧烈动荡。二是经济复苏走势更加不确定,在金融去杠杆化和国际贸易活动显著放缓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新兴经济体面临增长放缓和通胀的双重压力。三是矛盾的表现更加不确定,国际上,英国骚乱、美国占领华尔街;国内方面,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发展,但是防通胀、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依然严峻。

  对此,阎庆民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把握好三个导向,一是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的产业项目。二是支持民族品牌导向,对于知名度大、科技含量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银行业要进行重点倾斜。三是提升竞争力导向,全面评估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对象与其战略相关性。

  他认为下一步中资银行应针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做好三类配套。一是商业金融的配套。商业银行要坚持风险可控和商业化运作原则,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做好市场调研和目标客户细分,大力发展并购贷款,保函担保等业务,强化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支持。

  二是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政策性金融要发挥长期优势,积极开展以出口买方信贷、境外投资贷款以及中国企业境外优惠贷款等业务,同时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付结算、账户管理、风险管理和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新金融业态的配套。除传统金融业态之外,还要鼓励发展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新金融业态,满足高成长性企业的特殊金融需求,加快培育出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有条件“走出去”的企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