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官渡古镇:昆明文化旅游新地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15:38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官渡古镇:昆明文化旅游新地标

  摘要: 将滇中明珠——官渡古镇打造成为昆明文化旅游新地标,是官渡区发展文化产业最想做的事之一。

  官渡古镇金刚塔。

  官渡古镇入口处。

  将滇中明珠——官渡古镇打造成为昆明文化旅游新地标,是官渡区发展文化产业最想做的事之一。

  位于昆明城东南板块的官渡区,曾经历两次最重要的“时刻”:其一,是世纪城、新亚洲·体育城“导演”的“大盘造城”;其二,是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轰轰烈烈的“商业位移”。这两个时刻给官渡带来了人气、商气,也制造了两个正在形成的圈——生活圈+商业圈。如今,官渡开始驶入“文化元年”,开启属于旅游文化产业的“第三时刻”。这一次的主角,是云南十大名镇之一的官渡古镇。

  经过数年的精心打造,这个总占地200多亩,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滇文化名镇,充分发掘、整合并开发出其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成为融古滇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都市文化3大品牌于一体的昆明文化旅游新地标。

  做足千年古滇韵味

  塑造旅游经典品牌

  宝象河水沁清凉,官渡人文承传芳;金塔金刚垂拔起,南滇古寺换新妆。

  作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之一,旧时的官渡古镇曾是一个誉满滇中的古渡口:早在唐宋时期便已是滇池东岸的一大集镇;元代与昆明同时设县;明清时期,官渡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集镇,其范围远超古镇现址;自明清以后,官渡商贾云集乃至有“小云南”之称。除了商贾云集,昔日官渡高塔辉映,有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众多人文景观,而“古渡渔灯”、“螺峰叠翠”、“云台月照”、“杏圃牧羊”、“凌云烟缭”、“滇南草坪”、“金刚夜语”和“笔写苍穹”等“官渡八景”更是被当作官渡古文明的象征。

  伴随着滇池水远远退去,商贾往来也另取其道,借风水而发达富足数千年的官渡渐渐没落。当江南小镇旅游开展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当丽江古城“环抱”小桥流水的时候,在老昆明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官渡古镇,该如何恢复古镇当年“乡士大夫游赏揽船于渡头,吟啸自若,陶陶而忘返”的盛况,成为摆在官渡区面前的一大课题。

  “作为云南省会城市——昆明市区内的唯一古镇,官渡古镇特有的本土历史文化气息,将为其未来商业增加足够的‘养分’。”官渡相关领导认为,叫好又叫座是官渡古镇崛起运营的成功法则。“若是偏执于‘纯文化’,官渡古镇的未来难免陷于曲高和寡的绝境,既与市场脱钩,也会与民众产生代沟。而固执地直走商业路线,也会让古镇失去‘原味’。因此,只有本着‘保护、提升、整合’的开发理念,围绕‘集购物、旅游、休闲、居住、祈福为一体的千年古镇圣地’的主题,以历史文化为核心,以市场营销为平台,以服务大昆明为目的,以品牌为先导,充分发挥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优势,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齐头并进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才能在实现文化与财富的‘交杯’,将官渡古镇打造成为主题化、多元化的历史文化旅游商贸品牌,支撑大昆明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官渡区开始精心规划官渡古镇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布局。2001年,总投资约1.2亿元的官渡古镇恢复建设一期工程全面启动,在官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中围绕“古”字作文章,对以妙湛寺建筑群、孔庙、武庙、赐书堂、东西双塔、法定寺建筑群、土主庙建筑群、观音寺、上下阁楼、广济桥、金刚塔绿化广场、官渡牌楼等重点工程进行维护,并通过精心包装形成官渡古镇吸引游客的亮点和卖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金刚塔完好无损地实现成功顶升不仅首开国内古建筑顶升先河,在国际上也极为罕见;2005年,古镇二期建设正式启动。二期工程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古镇进行开发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房屋改造、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环境的美化和商业的带动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集中再现了官渡“五朝古镇”的传统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将古镇改造建设为集商业服务、生活居住、旅游观光、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打造,官渡古镇再度重现了昔日古渡口的繁荣景致,成为旅游热点城镇。2011年4月8日,官渡古镇荣获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称号,一跃成为昆明文化旅游的一大经典品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