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掉头向下暂不“抖威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见习记者郑旺
逢秋冬之交,近两三年来高歌猛进的农产品价格终于开始掉头转向。据国家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显示,自10月以来,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三周回落,昔日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也已威风不再,灰溜溜加入了价格下跌的大军。
农产品价格下降对城市消费者而言是十足的利好,只不过农民却难逃亏本的窘况。国家相关部门费尽心机调控物价,最终却难以两全其美,这样的轮回从3年前开始从未停止过。
供给再度过剩
此次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不过是生产周期的再次颠簸。近两年来农产品价格几乎是在进行着同样的轮回,供不应求——价格大涨——大量种植——供过于求——价格大跌,无一例外,从起点出发,却又回到终点,农产品的价格始终在怪圈中行走。
去年领跑涨价排行榜中比如大蒜、绿豆、生姜皆因供应量的剧增,纷纷开始领跌,土豆、白菜,作为冬储菜今年一上市也不再坚挺。土豆去冬批发价一度达1.3元/斤,今年每斤至少便宜0.8元,甚至集中在山西、内蒙古土豆产区的农户部分土豆只能烂在地里,根本就找不到销路。
白菜,去年一度冲高至1元/斤,今年批发价仅0.2元/斤,甚至在山东部分地区的白菜最低降至0.09元/斤,面对如此的低价,赔本是难逃的苦果。
去年一度火爆的销售催生农户开始大量增加种植面积,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土豆淀粉专业委员会会长周庆锋说:“去年全国土豆总产量不足5000万吨,而今年全国总产量预计超过7000万吨。”很多农户寄希望今年可以延续去年的高价势头,却不料遭遇价格的寒冬。在原本种植成本不变甚至增加的前提下,农产品的价格走跌将直接威胁到农民的利益。一年一年的循环往复,农民的收入在诡异的价格周期中徘徊。城市消费者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略微体会到了价格下跌的好处。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
何时突破“怪圈”
暴涨暴跌,农产品的价格就如过山车一般从巅峰滑落到了谷底,每一次的波动都在牵动着农户的心。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陈明均认为:“农产品小规模生产和大流通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农民跟风种植,小规模分散经营,盲目生产,要解决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问题,就必须建立政府或者协会的权威信息平台,特别是建立预警应急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提前应对,让农民了解产前、产中、产后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种植。”
在复杂的市场格局之下,农民的生产却还局限于低端的管理水平。缺乏专业科学有序的管理生产模式,对市场缺少预判及敏感性,产销信息不对称,种植积极性看价不看市场等是主要原因。仅以价格的涨跌作为生产投入的唯一准入标准,往往加大了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市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每逢农产品价格暴跌,业内人士皆会呼吁建立专为农民提供相应指导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加强周期风险的管理服务,几次轮回之后,记者尽力在网上搜寻,在全国竟没有一个与农产品生产供需相关的权威网站。
价格过高令城市消费者难耐之时,国家的相关部门积极展开各种调控手段。油价、高速费、摊位租金,各项税费均是构成农产品从农田到批发市场价格增涨数倍的主力,目前正在部分省市推行的农超对接以及对进入菜市场的车辆免收停车费,免收高速费等方法,不过是在农产品和流通环节下苦工夫,虽对抑制价格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遭遇农产品供给不足的周期,菜价便会依然在高位坚挺。准确调控农产品周期的循环,甚至消灭所谓的怪圈,或许会是维持农产品价格长期平稳的关键所在。
农产品价格牵动CPI
长期以来,CPI的涨落始终牵动人心。农产品价格几乎占到了CPI60%以上的比重,对CPI的走势起到了带动的效应。之前几次的农产品价格暴涨催生了CPI的一个又一个高点,时至今日,据商务部的统计,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其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了2.2%,农产品批发价格的下行将直接牵动着CPI的继续回落。部分专家纷纷预测,在11月CPI可能会回落5%左右。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明年的农产品价格按照现在的这种运行态势来看,春节过完以后农产品价格的回落态势可能要进一步显现,考虑了今年的价格价位比较高,那么明年的价格回落,对于CPI的影响,很可能反映到我们的CPI的下降,而且降幅应该会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