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屡败屡战 中国券商出海冲动不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4:0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曹咏

  历史不会倒退,但却惊人相似。

  2011年10月31日,全球最大期货及金融衍生品经纪商之一——全球曼氏金融公司(MF Global)突然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这家已经拥有218年历史的公司由高盛前董事长乔恩.科辛(Jon Corzine)执掌,后者一心将公司打造成迷你版高盛,但最终使公司成为第一家因欧债危机而倒下的大型金融机构。

  上述一幕不仅让人回忆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景象。

  而中国人再一次被寄予厚望。

  据外电报道,中国银行旗下中银国际证券(BOC International (China) Ltd.)正在与已破产的曼氏金融洽谈资产收购事宜;但该消息并未获中银国际方面证实。

  事实上,关于中资券商收购海外资产的设想从金融危机时期就已具雏形;如今,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似乎又提供了新的机会。

  “中国的大型证券公司正在研究如何跟随客户群赴海外投资。它们的优势是具有丰厚的资金,而海外公司则正在挣扎求存,因此可能成为被收购的对象”,毕马威中国合伙人廖润邦指出。

  “目前海外金融市场仍然低迷,为中国买家在估值方面带来优势。若中国企业希望走出去,现在就是最佳时机。”廖润邦表示。

  十年前,雷曼、美林、贝尔斯登等华尔街大鳄还是中国证券公司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十年后,当初的这些学生们已经开始从全球市场的边缘地带,逐步走向中心舞台。

  而WTO是推进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

  从贝尔斯登到东方汇理

  中信证券(600030.SH)做出了几次大手笔的尝试。

  2011年6月9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经同意由旗下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收购里昂证券及盛富证券各19.9%股权,总收购金额达3.74亿美元。

  该交易中,里昂证券及盛富证券为法国农业信贷集团旗下的东方汇理亚洲和欧洲经纪子公司;2010年5月,中信证券就曾发布公告,表示将与东方汇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不过,同样来自中信公告的前后两份方案,却在具体内容上有不少出入。

  2010版方案中,中信证券作为东方汇理唯一合作方,将与后者组建一家合资控股公司,双方各占50%股权。

  根据2010年12月中信证券公告,新的合资公司将整合里昂证券、盛富证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的机构证券经纪及股票资本市场和企业融资业务以及东方汇理银行于亚洲的股票资本市场及并购业务。

  半年过去,中信证券还是决定从原方案中的对等合资后退到小股东的位置。

  “收购少数股权而非之前预期的建立合资公司或全面收购,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毕竟国内国际的经营环境完全不同,中信以少数股权入股,能够在充分了解合作方情况的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入的合作,这对中信而言是最理性的选择,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境外市场的风险。”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表示。

  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信证券恐怕尚不能忘怀贝尔斯登之痛。

  四年前,A股正值牛市,中信证券以74.91元高价实施公开增发,250亿元巨资到手。

  踌躇满志的中信证券决定迈出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

  当时有媒体报道,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在200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对股东如此解释:“万一哪天中国经济缓了,比如越南、印度经济在上升,比如一些发达国家跟中国业务相关的在上升,我们就可以互相弥补了。”

  这具有标志意义的第一步,中信选择了当时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

  根据2007年11月中信与贝尔斯登签订的全面战略合作预案,中信认购贝尔斯登发行的约10亿美元可转换信托证券,转股后相当于后者总股本的6%,转股价约为119.98美元。

  但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为上述合作画上休止符。

  贝尔斯登成为第一家在危机中倒下的美国投行。2008年3月17日,摩根大通以换股方式全面收购贝尔斯登;一天后,中信证券宣布终止与贝尔斯登的所有协商工作。

  最终,摩根大通换股价格确定为10美元/股,尚不足一年前中信计划参股价的十分之一。

  走出去的冲动

  和海外收购相比,国内券商对出海平台的搭建已布局经年。

  香港成为当仁不让的选择。

  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的研究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已有23家内地券商获准赴港设立子公司;这些香港子公司主要经营证券经纪、期货经纪和资产管理等业务,亦有部分从事财务顾问及企业融资业务。

  统计显示,2010年已经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8家券商增资其香港子公司;而光大证券、长江证券等4家券商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的申请也在2010年底获批。2011年4月至7月间,方正证券、财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齐鲁证券亦先后申请设立香港子公司。

  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中资券商引发的高潮终于在2011年第四季度来临。

  10月6日,中信证券H股登陆香港交易所。紧随其后的将是海通证券(600837.SH)。

  作为中资券商的领军人物,上述两家券商不约而同地将H股上市的最终方向,瞄准世界一流投行。

  中信证券公开材料显示,此番H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海外;其中约65%用于建立或择机收购海外研究平台与销售及交易网络。而海通证券的H股募集资金投向,同样包括在海外择机设立或收购证券相关机构,发展证券相关业务。

  这和此前登陆港股的中资券商对比明显。

  资料显示,目前在港上市中资券商还包括1993年借壳上市的申银万国(0218.HK);2010年7月IPO上市的国泰君安国际(1788.HK),以及同年11月,被海通证券收购的香港大福证券(0665.HK)。

  “中资券商为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将国内盛行的‘佣金战’带入了香港市场,也是目前中资券商在香港市场生存的无奈之举”,招商证券(香港)研究员于大林表示。

  中信、海通的H股秀,无疑为内地券商的出海之旅提供了新的方向。

  “内地券商纷纷选择H股上市,究其原因,除了丰富融资渠道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搭建一个国际平台,为日后其国际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今年10月,毕马威公布了2011年度的《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对中资券商的H股冲动评点称。

  但这些瞄准国际一流投行的雄心壮志,还需经历新一轮欧债危机的洗礼。

  “目前国内券商的国际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券商还需要积极探索国际业务拓展战略,以立足于了解甚少、竞争激烈、空间更大的国际市场。”毕马威在报告中建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