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视曝光药品利润畸高 源头直指过高中标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14:40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一支出厂价0.6元的药,到了医院就卖12.65元。人们不禁要问,在超过2000%的利润中, 药价虚高的根源在哪?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 近日,关于药价的问题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央视报道 出厂价0.6元,中标价超过11块钱,医院零售价超过12元,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从出厂到医院的利润超过2000%。

  一支出厂价0.6元的药,到了医院就卖12.65元。人们不禁要问,在超过2000%的利润中, 药价虚高的根源在哪?

  据新京报报道,专家指出,之所以形成这么高的利润,一个重要原因是药品招投标的中标价定得很离谱。

  据北京晨报报道,从2001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为了遏制药品虚高定价,发改委也为每一种药品制定了最高零售价,要求医院零售价不得超过,被业内视为“天花板价”。

  

  据东方早报报道,尽管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审定的药品中标价是医院采购药品的最高限价,但各地药品集中采购和招投标管理部门对这个问题都讳莫如深。

  一家药厂负责人透露,该厂生产的某治疗妇科病常用药的整个投标和定价是由专业的医药代理公司操作。她说:“医药代表拿到我们的药,报到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再往投标办报。”

  专家指出,医药代表、医药公司,医院、医生“利益均沾”的模式是药品招投标过程中的“潜规则”。

  有分析人士指出,虚高药价现象在业内并非个别现象,其存在也远非一天两天。这种现象的存在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让老百姓看不起病。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让虚假的药价回归理性?

  据北京晨报报道,有专家称,解决药价虚高,除了要整治药品招投标中的种种乱象,还应当对药品加成政策进行调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