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为民间资本找条出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2 20:56 来源: 《小康·财智》

  文|《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余波未平,河南郑州的担保业危机又开始发酵。近日,河南多家担保公司被爆出资金链告急,出现挤兑,在国内担保业掀起轩然大波。

  其实,无论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还是郑州担保危机,暴露的都是同一个问题:由于商业环境恶化,巨额民间资本无路可走。一方面,由于利率、汇率、薪金、租金、原材料等多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导致不少民营企业利润比“刀片”还薄,实业难做,民间资本大量游离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受限于国内金融渠道体系不完善、楼市限购、股市低迷、存款负利率,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再加上货币紧缩,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剧,而民间借贷又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规范,民间借贷大肆蔓延扩张不难理解。

  虽然针对温州、郑州等地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大多数都是扬汤止沸,而非釜底抽薪。解决民间借贷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扩大民间投资渠道。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建议,将“疏导”民间资本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在一起,考虑适当放低金融机构例如银行的市场准入门槛。“目前,我国已有3000家小额贷款公司,但最大问题在于‘子弹打光’,其资本金无法满足业务需要。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像银行那样吸收存款,严重制约了发展,既然新批银行很难,为何不能让公司治理水平较高、风控能力较强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直通车’式审批‘晋级’银行呢?农村的小额贷款公司成为村镇银行,城市的成为社区银行,这两种中小银行都是我国间接融资体系中稀缺的。”

  民间借贷猖獗的一个原因是,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恶化,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所以单纯地给问题企业“输血”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复旦大学教授孙立坚表示,很多中小企业早已放弃了对实业的坚持,投资完全流向了虚拟经济,即便是把钱给了他们,也不会投到实业上去,照样会拿去炒房、放贷。孙立坚指出,加强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设,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升级的环境,比给企业直接输血更重要。

  在现如今中国经济中,还存在另外一种两极化现象,即一端是少数一些垄断企业,凭借垄断地位,获取丰厚利润,而另一端是一些行业中大量民企过度竞争、无序竞争,利润微薄。民间资本急于拓宽投资渠道,而国家也确实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性文件,但这类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铁路、金融、能源等重要领域政策落实更是效果甚微。

  进行垄断行业改革,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既要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强力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又要有系统设计,通盘考虑,破除改革的“碎片化”,打好政策组合拳。建立监督机制,增强改革政策执行力度,允许地方因地制宜,但也要防止相关方选择性执行。要形成决策前有调研论证,执行中有监督问责,执行后有评价追究的全程制约机制,切实实现政策的贯彻落实。

  当然,引导扩展民间资本投资,不会一蹴而就,针对当前巨额民间资本“高利贷化”,违约风险急剧增加的情况,国家需要加快民间金融的立法,制定民间融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灰色的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机构化、合法化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