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北安:金豆飘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4 00:13 来源: 粮油市场报

  □本报记者 闫巍

  北大荒,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人们熟知的诗句“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形象描述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一带的荒芜地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里物产丰富、人迹罕至。

  这里是荒芜的,但也是美丽的,人们也常用“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片土地的神奇与富饶。

  北安市,就位于这片沃土之上,它依托北大荒肥沃的黑土,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优质大豆生产加工基地、优质农作物生产和销售基地。

  北安市历史悠久,早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期,北安地区归属于肃慎地。因其地处黑龙江北部,取北部安定之意,最早被命名为北安村,随后改为北安镇,清朝这里曾是皇家围猎场地。

  北安1932年建县。1939年建立伪满北安省。1945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北安设立黑龙江省,并将其确定为北满五个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北安市作为黑河市的下辖县级市,迅速发展起来。

  这里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北安市位于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三角中心地带,滨北、齐北、北黑三条铁路干线和黑大、碾北、绥北、鹤嫩四条高等级公路干线在此交汇,也使得北安市成为黑龙江省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北安市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第三条国际大通道——黑河通往俄罗斯及东欧国家旅贸大通道中枢,也是黑龙江北部区域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转站。”北安市粮食局副局长何伟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不过,北安市最大的优势还是它的农业资源。”

  由于地处松嫩平原肥沃的黑土地,农业也就成为北安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据了解,北安市共有耕地200余万亩,是黑龙江省传统的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主产区,也是高油脂、高蛋白大豆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绿色特色作物基地。

  昔日的辉煌

  一杯浓浓的豆浆,驱散了初冬的寒气。在北安市采访期间,记者几乎每餐都能喝到当地盛产的用非转基因大豆磨出来的豆浆。

  《史记》记载,大豆,古称“菽”, 为五谷之一,包括黄豆、青豆、黑豆等,原产于我国,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由于地域和自然优势,北安本地生产出来的非转基因大豆是全世界最好的。”谈起本市的特产,农垦北安管理局副局长王景海如数家珍。

  首先,北安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中国东北黑土带上,这里的土质为黑土类,是由地表植被经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土壤肥力、理化性质和土质结构居于各类土壤之首,其有机质含量2%~9%、全氮量0.12%~0.41%,全磷量0.99%~0.22%,PH值6~6.5,有良好的团粒状结构,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特别适合大豆的生长发育。

  “除了富含营养的黑土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也促使北安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与其他地方不同。”王景海说。

  据农业专家介绍,在大豆的生长期间——特别是开花至结荚鼓粒期,雨水充沛、土壤水分适中、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夏季平均气温为21℃~23℃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有利于大豆脂肪含量的提高。

  翻阅地图不难发现,北安市位于东经126°16′~127°53′之间,北纬47°35′~48°33′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有效积温1830℃~2469℃,多年平均降水530~585毫米,平均日照2885小时,无霜期88~128天。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得北安地区在每年的7~8月份温暖多雨、8~9月份日照充足,在大豆籽粒形成期间昼夜温差较大,特别适宜脂肪的形成与积累,因此,我们本地大豆的脂肪含量处于全国前列,这里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高油大豆产区。”王景海表示。

  近两年来,黑龙江省开始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建设,加大了对大豆专用品种培育和高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每年从良种化工程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大豆良种培育和新技术研发,共培育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品系)36个,良种每3年更新一次。

  随着科技含量的提升、高产良种的推广,北安市的大豆单产也随之增长,虽然仍低于国际先进国家平均单产水平,但是已接近世界平均单产水平,在国内处先进地位,较全国平均单产高出8.5%。

  “刚进入21世纪时,每亩大豆产量大概在300多斤,今年风调雨顺,再加上大豆品种较好,2011年大豆单产已经达到400多斤。”北安农垦分局龙镇农场职工周建国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虽然大豆单产不断增加,虽然大豆价格一年比一年高,虽然国家年年出台政策保护豆农利益,但是由于大豆产业竞争力不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产业合力,致使北安市大豆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减少,当地的大豆产业也面临着生存危机。

  如今的困境

  “2010年玉米种植效益的提高使得我们农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大豆种植面积从去年的60%下调至今年的40%,原先种大豆的土地现在都用来种玉米了。”周建国说。

  据农垦北安管理局资料显示,该分局的玉米种植面积从去年的60万亩上调至今年的14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从去年的220万亩下调至今年的130万亩。

  “与玉米和水稻相比,大豆种植效益根本没法比。1公顷大豆的收益在1500元左右,而玉米和水稻的收益则高达6000元以上。如果是自有地生产,收益能达到1万元。”对于大豆种植面积为何锐减,何伟如是分析。

  除了比较效益低以外,种植方式落后、大豆重迎茬(重茬就是连年种大豆,迎茬就是下茬种别的作物,接着又连续种大豆)种植所造成的产量下降也是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北安市大豆种植面积急剧扩大,每年都占粮食作物面积的70%以上(2005年占78%、2006年占82%、2007年占74%、2008年占70%),大豆重迎茬现象十分普遍,致使大豆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一般迎茬减产6.1%,重茬一年减产9.9%,重茬二年减产13.8%,重茬年限愈长,减产愈严重。近年来推广的多项先进农业技术的增产作用已被重迎茬现象抵消。

  另外近年来,重化肥轻农肥的现象极为普遍,全市应用农家肥的面积不足30%;单一使用化肥,不能做到用地和养地结合,基本上是掠夺式生产,地愈种愈薄,土壤有机质下降,耕作层变浅,黑土地逐渐退化成“破皮黄”。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石泉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全市的产粮大乡,近几年黑土层变薄,土壤质量退化,抗旱排涝能力降低,年年都是春天苗情好,秋天产量低。”北安市高级农艺师李亚光对此痛心疾首。

  “种大豆是北安农户的一种习惯,加上气候和地源的优越,使众多农户把种大豆当成一种依赖。”何伟分析,“然而散户不完善的种植方式,再加上掠夺性地使用土地,使得土地越种越薄,产量也越种越低,再加上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经济效益逐年下降, 导致现在豆农的种植积极性锐减。”

  对于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情况,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刘忠堂也介绍了国外豆农的种植方式,他说,目前进口大豆一般实行的都是现代化规模种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收割,再加上使用的抗虫高油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使得每吨大豆的种植成本要比中国散户低100~200元。

  “规模化种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大豆的出油率非常有保障,抓一把进口转基因大豆,外商就敢保证出油率是多少,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就一清二楚,但是对于国产豆,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由于农村耕地分散在农户手中,大豆品种的选择权还在农户自己手中。北安市农委负责同志说,政府部门曾为农户和企业搞过牵头会,引导农户实现品种统一化,希望将高油品种卖给压榨企业,高蛋白品种给饲料加工企业,但是这样的合作很脆弱,由于市场价格变化,双方违约现象严重,最后无疾而终。

  据悉,现在北安当地的大豆收储主要是看大豆的质量,有没有坏豆、残豆,而对于豆的出油率、蛋白率没有要求,导致农户只关心产量,不在意品种和品质。

  现代农业新突破

  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北安市政府也积极做出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产业化、提升标准化、扩大集约化,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我们目前围绕市场需求,遵循‘三三’轮作制度,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继续压缩大豆种植面积,同时提高其他高效作物种植面积,政府计划2012年落实小麦20万亩、玉米30万亩、水稻10万亩的发展需求。”北安市农委相关工作人员透露。

   “三三”轮作种植制度指的是由于大豆重迎茬严重,农户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建立起玉玉豆、玉麦豆、玉薯豆、玉经豆的轮作制度,据了解,“三三”轮作种植制度在很多国家实行已久,不但能够破解作物重迎茬问题、改善微生物生长环境,还能防止作物病虫草害蔓延。2011年,北安市实行“三三”轮作耕地面积232万亩,农民人均收入比以往增加10%~20%。

   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不但使作物产量登上了新台阶,还破解了困扰农业多年的病虫害难题,作物品质明显提升。

   据相关专家统计分析,通过轮作,多年种植大豆释放的毒素物质含量逐年降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变,减轻了大豆主产区孢囊线虫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此外,据专家测算,通过玉玉豆、玉麦豆轮作的地块,大豆脂肪含量提高了2.1%,大豆病粒率、虫食率明显降低。同时,大豆根瘤菌有效减少了玉米、小麦等作物氮肥施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作物生长,实现了多赢。

   北安市农委主任侯玉介绍,在“三三”轮作制度推行过程中,北安市农业部门不断探索,挑选不同良种,选择适合“三三”轮作并能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的玉米、小麦品种推广。

   “除了选择科技含量高的良种外,还要确立合理的栽培技术模式。”侯玉继续介绍,“目前,我们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和有效收获穗数使玉米产量增加,而在小麦种植上则通过推广‘两秋一密’技术模式,提高单产水平。”

   在努力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北安市政府还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加快当地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县域经济要发展,仅靠农业的带动是不够的,我市目前是按照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发展农业。”何伟介绍。

  有了这种思想,北安市政府一方面重点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对本地现有企业的扶强壮大,尤其是围绕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类企业多点分布、规模弱小、带动辐射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重组、改制,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该市引进、培育、发展了北安完达山乳品有限公司、九三集团北安大豆制品公司、恒泰冷冻加工厂等一批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大豆、奶牛、劳务、马铃薯、蔬菜、林产经济为主的农业“六大经济”体系,现代农业五大产业带、五大基地初具规模。另外北安市也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黑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试点市。

   “下一步,北安市要进一步利用非转基因大豆质量好、绿色、有机等优势,打响非转基因大豆牌。广泛扶持农户成立合作社,实行场地共建、规模化种植,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密切配合的专种、专储、专用、深加工式的新型大豆产业链,打造出国产大豆及其加工产品的系列品牌。”对于未来,何伟充满信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