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福胶集团总经理杨福安:我们把质量看得比生命重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11:55 来源: 新浪财经

福胶集团总经理杨福安:我们把质量看得比生命重要
1.杨福安: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2.杨福安:让外国人像咖啡一样接受阿胶
3.杨福安:打造大养生产业 4.杨福安:企业不受资金约束
5.杨福安:让合作伙伴风险为零 6.杨福安:把质量看的比生命重要

  2011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延续了二季度轻踏“减速板”的态势,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不同程度放缓。内忧外患仍然是悬挂在中国企业身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中国企业将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如何寻找到自己应对变化的生存之道?如何在中国经济增长长周期中寻找到转型的商机?

  2011年底,新浪财经“寻找新生机”报道组将兵分八路,深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城市,探访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专访行业领军人物,为您带来中国最活跃、最有变革力群体的转型故事。

  本期人物:山东福胶集团总经理杨福安

  人物介绍:他从车间熬胶学员做起,披肝沥胆,将多种门派的制胶技艺悉数掌握。杨福安在国内率先制定阿胶生产工艺标准,原始落后的手工作坊不见了踪影,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生产线和质检系统一一建立。一部《中国阿胶》,集纳阿胶研究精华;撰写质量标准,入选国家卫生药典。27载不懈努力,千年阿胶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面向市场自主研发,中华老字号绽放花样年华。如今,福胶集团已经跨入发展快车道,作为阿胶制造技艺第六代传承人,他心中的理想和责任愈发高远、厚重。

  人物语录:

  我们不是卖阿胶的,我们是推广养生文化的,因此我们定位于文化养生,推广这种文化,让更多的人接触这种文化,更多的人受益。

  我们向外国人推广阿胶文化,让洋人也能感受到它的好处。我们提出一个目标,要像我们中国人喝咖啡一样,让外国人接受我们的阿胶,真正的实现福牌阿胶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我们提出一个经营理念,凡是跟我们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定位于让合作伙伴的风险为零,你经营我们的产品,你有什么风险你告诉我,我来承担,你不要承担,你的风险一定是零风险。

  我认为以后做阿胶的人越多,做阿胶的企业越多,做阿胶的经销商越多,这个产业以后会做的更大,包括我们行业内的人员都会跟着受益。

  到了市场上的产品,消费者在任何地方买到我们的福牌阿胶,是谁买的驴皮,谁加工的驴皮,谁化的驴皮,谁熬制的阿胶,谁凉的阿胶,我们都能追踪到,我们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阿胶是过去的好还是现在的好?我非常肯定的给他回答,现在的阿胶要比解放以前的,甚至比刚解放三四十年以前的质量更好。

  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主持人乔旎:“寻找新生机、点亮民族魂”,各位网友们大家好,我是新浪财经的主持人乔旎。我们这里是山东报道组,今天来到了山东福胶集团,我们通常知道人参、鹿茸、阿胶是中药的三宝,对于阿胶大家又了解许多呢?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本期嘉宾,来自山东福胶集团的总经理杨福安先生,让他来跟我们聊一聊阿胶。

  杨总,您好。我们知道阿胶也是经历两千多年的一个历史了,能不能先简单跟我们介绍一下阿胶的发展?

  杨福安:阿胶在我们国家生产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李时珍的《本草盲目》里,历史之把人参、鹿茸、阿胶称为中药三宝。

  主持人乔旎:山东福胶也是作为百年的传统老企业,现在科技也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您有哪些压力和感受?

  杨福安:像你刚才谈到,作为福牌阿胶是中国传承的代表者。刚才谈到,阿胶生产是在山东省平阴县东边的那个地方,发源于那个地方。这个地方解放以前是东阿县城,这个地方是阿胶的发源地,更是福牌阿胶的发源地。这个地方生产阿胶有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他的地方没有的。

  第一个,得天独厚的阿胶自然水质,水质是由洪范九泉制成,是一种泉水。用这个水熬制的阿胶,质量特别好,冬天不翠裂,夏天不变弯。另外,水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阿胶里的胶原蛋白结合,从而形成了阿胶的独特疗效。济南市有72名泉,其中有3个泉是济南市的72名泉,被列入其中。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二个,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祖辈流传的,现在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物产的制造工艺,这个制造工艺不是用文字可以记载的,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老师丰富的经验积累传授给徒弟,从而形成独特的工艺,这个工艺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这个工艺目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它的原料,不管《本草纲目》的记载还是药的规定就是用驴皮,驴皮有更高的讲究,过去给皇帝熬制的阿胶,必须是吃狮耳山之草,喝狼溪河之水,这样的驴,它的皮才可以熬胶。目前符合阿胶选用的驴皮上,仍然按照这种驴的标准选用驴皮,所以驴皮是非常优质的。

  因为这三大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福牌阿胶两千多年以来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特别是这几年随着人们对养生的追捧,福牌阿胶有了他的生计更得到扩大。

  主持人乔旎:您刚才也谈到了,福牌阿胶是以狼溪河的水为水源,再加上狮耳山的乌驴皮为材料进行熬制的。我们知道这种老工艺毕竟产量是有限的,怎么样运用新科技把产量放大?

  杨福安:作为一个传统产业,特别是阿胶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首先必须是集成。作为传统的东西,两千多年以来,不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说它本身已经具备比较高的科技含量。

  主持人乔旎:就是说它本身是科技含量的。

  杨福安:本身它已经具备了比较高水平的科技含量,但是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代同步。随着高度文明的进化,高科技的扩展,必须把人们的现代文明,高科技引入到传统的产业里来。我们定位为传统产业发展,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集成,不断挖掘它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行集成。第二个,如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使传统技术得以提升。

  主持人乔旎:也就是说本身原来阿胶就蕴含了很多的科技含量,而你们用新的科技引用进去,能够扩大产量,提高质量。

  杨福安:提高质量,扩展应用范围。

  让外国人像咖啡一样接受阿胶

  主持人乔旎:我们知道阿胶毕竟有几百年的历史,光是山东福胶我们知道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这也是作为中国民族的产业。中药以前大家似乎不是特别的重视,但是这两年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可能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注重阿胶的疗效。您觉得在未来的发展中,您重点会倾向哪一部分消费者?

  杨福安:刚才谈到福牌阿胶应该是两千多年的历史,阿胶本身就有2500多年的历史,只是在1856年咸丰吃了副以后,当时因为兰贵妃,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患有习惯性流产,吃了我们当地“邓氏树德堂”生产的阿胶以后,保住了胎,生了龙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召见“邓氏树德堂”的堂主邓发,赐给他三件礼物,一个是给他写了一个“福”字,赐给他“福”字的牌号,形成了180多年的这样一个品牌,到现在流传下来。

  主持人乔旎:品牌历史是180多年。

  杨福安:对,品牌历史180多年。另外赐了一个手折子,手折子是进出皇宫的通行证。同时赐了一个黄马褂,封为四品官。应该说过去经商的被封为官职是很少的,但是我们做阿胶的邓发就是四品官。这里面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都有很大的改变。过去的时候一般县城的城门是四个城门,只有我们东阿镇有五个城门,因为当时邓发是四品官,县太爷是七品官,因此邓发出入城门县太爷要行大礼,要下跪。为了不惊动县太爷,当时邓发提出来,给我开一个单独我运送阿胶,运送驴皮的一个门。实际上县太爷也明白,马上给他开了一个东南门。因此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歌谣,“东阿镇两大怪,狼溪河把东阿城分了两半,出了个福阿胶,开了个东南门”,因此东阿镇形成了五个城门。

  刚才谈到消费群体的问题,我们认为不要单纯的局限于哪一部分的消费群体,我们认为作为福牌阿胶,过去的时候可能人们认为是女性服用,好像男的不用,这只能说明我们中国的传统尊重女性健康,特别是女性在血液方面造成的一些疾病比较多一些,阿胶它的补血功能又比较强,因此在过去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主要用于女性补血。但是随着现在人们对阿胶的疗效知识推广越来越广泛,现在男性,包括男女老少,以后对阿胶都是比较适用的。目前不但是男女老少,中国人使用,应该也适用于外国人。

  目前福牌阿胶在国外销售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当时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福牌阿胶获得了金奖,也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当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因为当时阿胶的特点,它是块装不容易实用,服用起来不方便,因此在国外主要是一些华人使用,真正的外国人他是不知道怎么用。

  主持人乔旎:不知道怎么吃,比较麻烦。

  杨福安:因此,作为我们的企业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以后提出来“文化养生”,我们不是卖阿胶的,我们是推广养生文化的,因此我们定位于文化养生,推广这种文化,让更多的人接触这种文化,更多的人受益。同时,向外国人或者向洋人推广这种文化,让洋人也能感受到它的好处。我们提出一个目标,像我们中国人喝咖啡一样,让外国人接受我们的阿胶,真正的实现福牌阿胶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打造大养生产业

  主持人乔旎:现在福牌阿胶在国外发展情况怎么样?将来有什么样的发展和规划?

  杨福安:作为阿胶,长期以来受到的局限,它的局限是过去我们在做的时候,单纯的作为一个产品来卖,因此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局限。未来我们定位为一个产业,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做福牌阿胶。

  一个是走福牌阿胶中药现代化的路子,使它的品种更加广泛。在品种上,适用于不同消费,不同健康应用,根据不同人、不同的体质做不同的品种,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做不同的品种。比如我们现在做成的胶囊,直接可以口服,我们有口服液也直接可以口服,另外跟咖啡一样直接可以喝,有即食的直接可以吃。因此,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我们以后引进现代化的品种。这种品种我们同时开发一些适用于外国人的口感,它的消费习惯的品种。我们走了一条中药现代化的路子。

  另一条路子,我们提出以后要把阿胶走一个大养生的产业,养生产业是实行个性化服务。中药现代化以后是在品种上改观,可能一些品种以后我们做的时候个性化上可能达不到精细化。

  我们的个性化服务,类似建成一些咖啡厅,一些营养店的形式,我们的药会建成养生房,现在在国内我们已经建了110多家,而且现在在香港,包括在台湾高雄都建了我们的养生房,我们主要要往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西欧一带我们还要推广。

  养生房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直接让他们适应个性化的消费,或者个性化的养生,真正的向全世界进行推广。因此,未来我们在开拓方面走两大方面的路子。

  在企业发展方面,我们现在已经做成了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基地,在东阿镇这个地方,狼溪河是洪范九泉之水汇聚而成,占地600多亩,这是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基地。

  第二点,东阿镇这个地方,刚才我讲到是解放以前的东阿县城,特别是曹植曾经做过东阿王,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有很多文人。特别是阿胶使东阿镇形成了特有的东阿文的阿胶文化。

  目前整个阿胶生产已经列入了我们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大概以后这个地方占地20平方公里,打造中国阿胶文化园。中国阿胶文化园,主要由我们来实施,建成以后中国阿胶文化园,会把过去与阿胶有关的事情,像狮耳山、狼溪河,当时给皇帝熬阿胶的作坊,以及中国制药作坊的遗址,重新恢复到明清时代的面貌。这个文化园,都是天然的文化园,不是森林博物馆,这三个在各个地方恢复它的天然面貌。

  第三点,我们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在国内规模最大的,也是科研水平和能力最高的中国阿胶研究院,致力于福牌阿胶中国现代化的开发。目前我们做到三个方面,提升我们福牌阿胶。

  企业不受资金约束

  主持人乔旎:其实谈到现在中药现代化,阿胶作为传统企业到现在的科技化发展,这其中也面临很多的压力,您觉得这中间最大的压力点在哪儿?

  杨福安:中国阿胶现代化不要赶时髦,现在的压力不是来自于社会,而是来自于自己。本身作为中药也好,作为福牌阿胶也好,它的中国现代化,就是本着实事求是。

  首先,第一点,必须遵循它的中医药理论,必须遵循它的传统特色,传统疗效,产生质量,不要人为的破坏,不要赶时髦。曾经出现迎合消费者,有可能以后阿胶也需要现代化。传统一定是好的东西才是传统的东西,与现代没有很好的接近。我们坚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保持它的传统特色,传统疗效,传统的质量。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按照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引进现代科技,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走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的路子来。我们感觉以后只要这样做,就不会有什么压力。而且以后我们完全可以成功,我是这样成功的。

  主持人乔旎:但是毕竟从传统的中药到现在的市场化,中间可能会有很多的困难和难题,您觉得现在面临市场化,您觉得最大的难题在哪儿?

  杨福安:谈到市场化的难题,我们认为作为福牌阿胶,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不是追求市场,我们不是卖阿胶的,我们也不是做生意的,因此我们一直置身于我们做文化,做养生,我们一切目的为了发扬福牌阿胶的文化,为了推广福牌阿胶的文化,为了以后使我们上千年的健康补品,使现代人能够受益,使他养生受益。因此我们这样做的同时,我们没考虑做市场,所以我们没有什么困难。因此我们不断让人们收益,不是为了卖阿胶,不是为了卖给你产品而做,我们感到没什么困难的。

  主持人乔旎:如果进入到市场化,可能在资金方面就会比较关注一些,您怎么看待现在整个资金的运转,资金的融资?

  杨福安:作为福牌阿胶的发展,我作为福牌阿胶的主要负责人也有十多年,我认为以后不存在资金问题,资金问题不是一个企业主要问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产业,资金不是困难,只要是作为一种服务功能,我们福牌阿胶有一条祖训叫“厚德载福”,把我们的东西最大限度的为消费者服务,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有多大的能量做多大的服务。仍然是我刚才谈到了,我们不是追求一种市场效益,以后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效益的回报,我们就不会受资金的制约。

  让合作伙伴风险为零

  主持人乔旎:所以我觉得阿胶可能更倾向于它传统的养生,以及对人们身体的好处,而不把它简简单单看作一个商品。杨总一直在我们灌输这样一个理念,要把它当做一种养生的文化看待。但是经过阿胶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知道杨总您最初也是领国务院津贴的,属于一个技术性的人士,也是中药的研究专家。从这样一个转变,从研究专家到现在的企业家,您自己心里经历了哪些历程?

  杨福安:因为我本身就是在学校里学的中药,中药、中医是一家。特别是现在,有一些老百姓对医生有些不理解,我认为医生绝大部分是好的,从职业道德上,哪一个医生没有说我想谋财害命,那样他干不了医生,医生的出发点就是治病救人。

  特别是中医,中医的文化,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一切中医的根本就是治病救人。同样,我本身也是学中药的,因此我从学校毕业,我一开始是做科研工作,我从事的工作在那个时候开发新产品也好,做养生也好,从来没有考虑过说我开发新产品是为了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开发新产品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使各种人都会吃阿胶,使各种人以后吃了阿胶管用,从这两个目的出发开发新产品。人家管用,各种人需要了,可能市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包括现在我们企业很多刚刚毕业来的学生我跟他们说,你们不要考虑怎么做生意,你要考虑从学校毕业以后,你是继续从事学习,继续从事科研的。实际上,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只要把科研工作做好了,市场以后自然而然就跟上了。

  因此,包括这几年企业的经济效益比较好,在经济方面我也获得了比较多的荣誉。比如被为中国十大风云儒商,被评为影响济南经济十大人物。我在被评为经济人物时候我的感觉,我不是做经济的,我不是做生意的,我是把阿胶做的让更多的人饮用,为了让更多人的饮用,可能用一些经济手段促使这项工作的完成。同时,这项工作做的用好,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发展。

  我们以后很多生产厂家和商业单位合作起来很困难,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我们处理的比较好,我们把生产厂跟经销商的关系,定位于各做各的工作。经销商你是销售终端,为消费者服务。生产厂家,我生产好的产品,解决你的终端为消费者搞好服务,避免过去双方互相做生意,互相竞争。

  因此我们提出一个经营理念,凡是跟我们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定位于让合作伙伴的风险为零,你经营我们的产品,你有什么风险你告诉我,我来承担,你不要承担,你的风险一定是零风险。第二点,你经营我们的产品,我们要利润最大化,所谓的利润最大化,不是靠提价格剥夺消费者的利益,我们提出三赢,生产厂家盈利,经销商盈利,同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达到物有所值,因此消费者也是盈利的,我们通过三赢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使福牌阿胶的产量、销量,福牌阿胶的指标有大力的提升。

  主持人乔旎:听的杨总的介绍我们也知道,您不像一个生意人,更像是中医中药的传承人和推行者。

  杨福安:我一直这样认为,我不是做生意的,我们福牌阿胶不是卖阿胶的,我们是做做福牌阿胶这样一个产业。我们的宗旨,以后推广一种文化养生,是这样的定位。

  主持人乔旎:我们知道既然已经开始做企业,肯定企业中间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好,像山东福胶原来在各个地方有很多连锁店,现在可能生意有时候会受到一些影响,尤其在金融危机的时候。面对这些困难,在整个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您有什么应对的措施?

  杨福安:因为这几年确确实实包括2008年的金融风暴,这几年出现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说我不是做生意的,但毕竟我已经在这个位置了,而且我有几千名员工,因此我也定位于我的责任。

  我们福牌阿胶的责任,也要定位于使我们员工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使我们福牌阿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不断提高,那就是必须提高我们的经营质量。提高经营质量,虽然这几年很多方面,包括物价上涨,包括信贷危机也好,我们基本上都没有受到影响。

  我们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这几年我们经济指标基本上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我有时候也在想,可能以后我们不靠经济,超脱了经济,以后用养生做我们这样一个产业,可能以后也是遵循一种经济规律。

  为什么这样说?当经济发生波动的时候我们始终在关注老百姓在健康方面想什么?比如这几年物价上涨,资金困难,社会压力非常大,在这时候我们就,人们以后亚健康出现的比较多,因此我们开发即食阿胶,即食阿胶正好迎合了这部分人群,我在做PPT的时候我吃了阿胶,我精神状态就特别好。我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我精神状态始终处于混淆的状态,我吃了即食阿胶我精神状态也会得到改观。因此,我想以后不管是我们这样的产业,只要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经济自然而然就会形成。

  主持人乔旎:其实您给大家传导着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无论在经济发生多大波动的时候,这种理念不会消失。

  杨福安:这种理念不会消失。

  主持人乔旎:对,大家养生这种的方式也会继续传承下去。

  杨福安:对,当然看钱的问题。以后经济发展的时候,资金充足的时候,人们手头富裕的时候,我有很多资金,我支配力大一些,可能以后生意比较好做一些。比如我在2008年之前,我在全国的客户实行三级代理,我不去开发垄断,我在每一个地方选择一个批发商,批发商直接把钱给我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而然上各个终端分销,分销以后他来获得利益。当2008年出现金融风暴以后,大部分的资金都不好用了,资金流就困难,我再用一个批发商就等死,因此我果断的把批发商砍掉。我基本上不做商业流通,我直接跟你终端合作,因为这几年物价上涨。

  主持人乔旎:减少终端的成本。

  杨福安:物价上涨以后,阿胶价格也上涨,我再给批发商,让批发商博得一部分利益,批发商又回笼不了资金,我这边又造成货款损失,而且占了资金以后利息支出过高,因此费用是过高的。我循环了以后,我马上采取了跟终端合作的方式,直接跟药店实行合作,我把中间的费用全砍掉。终端合作以后差价省出来,把成本降下来,把利让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我在全国设立了两万多个终端服务点,跟药店进行合作。我在药店里面对面的为消费者服务,特别是阿胶这个品种,实际上对消费者服用起来造成很多的浪费。一方面他不会服用,他在熬制过程中大量的损失,损失以后就是浪费了,他食用率很低。

  另一方面,在阿胶施用过程中多一些配物,养生学配物,核桃仁、黑芝麻、大枣等等这些东西,根据你不同的体质配一些不同的东西,配好以后它的作用才能发挥的更好。我设的这两万多个服务点,现场直接给消费者加工,消费者同样花100块钱买到我的产品,他同时得到可能是200元的消费价值,本身这一块又给消费者省了钱。

  这几年我采取这样一个措施,消费者不但没减少,反而增长率迅速增长,我的市场份额也迅速提升。不但我们提升,我们这种终端服务,拉动了整个阿胶行业都进行提升,因此这几年很多小的阿胶厂也想进入这样的产业,认为阿胶是可以挣钱的,实际上这都是使我们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刚才我说实现了三赢,得到的提升。

  把质量看的比生命重要

  主持人乔旎:您刚才谈到,因为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很多微小企业看到了其中的价值,所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介入到阿胶中,我们知道这就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知道在2010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曾经报道过,有个别企业用牛皮、马皮,下脚料等劣质的材料熬胶,您怎么看这种现象?在福牌阿胶怎么杜绝这个现象?

  杨福安:你刚才谈到,首先对于其他经营者也好,其他做养生的人也好加入阿胶这个行列我是欢迎的,我认为以后做阿胶的人越多,做阿胶的企业越多,做阿胶的经销商越多,这个产业以后会做的更大,包括我们行业内的人员都会跟着受益。因此,凡是加入这个行业的,我们都表示欢迎,并且以后我们会力所能及的提供一些资源服务,提供一些技术服务,每年我们都接待来自于全国的阿胶厂家参观学习。

  主持人乔旎:不怕抢市场吗?

  杨福安:不会,市场是越做越大,现在世界不到1%的人吃阿胶,如果都来开发市场,都来传播这种养生理念,以后可能市场在扩展的同时,真正受益的还是我们。因为他们把市场扩展起来以后,他们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可能以后很多人还是希望选择老品牌,大品牌,质量好的,我们仍然跟受益,因此不存在以后的竞争,或者抢市场份额。我们说市场是需要各种人共同开发的,所以市场问题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主持人乔旎:质量问题呢?

  杨福安:进入的越多了,市场规范问题,质量问题,三方都有责任,政府有责任,政府的监管要跟上。我们这些大生产厂家,如何是一种榜样,如何完善标准,如何提升阿胶的质量和控制手段,这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三点,当然这些小厂更要有责任,他们进来不是光看到经济利益,更要看重责任,加入这样一个责任队伍里,我们认为这三方都有责任。特别是以后作为阿胶,在过去比较艰难,阿胶快,这些年虽然发展,阿胶现代化的品种,包括用阿胶生产的一些食品不断增加,在国家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比如大到阿胶可以药食同源,生产一些没有文号的产品,特别是用阿胶生产的食品,因为他标准不规范,在里面加的阿胶比较少,或者加一些劣质的阿胶等等。

  主持人乔旎:其实加劣质阿胶不可怕,可怕的是废脚料,熬出来有化学物质、致癌物质的。

  杨福安:现在真正影响阿胶质量的有两种,一种是刚刚你看到的加废脚料,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还有一种情况用明胶,明胶直接对到阿胶食品里做阿胶食品。食用明胶虽然没有疗效,没有害,但是担心他们用工业明胶。因此,以后很多生产厂家抓住这样一个漏洞,药品的配方比较严格,它必须是阿胶。一些生产食品的,可能写上这个食品里既也阿胶也有明胶,但是到底用多少阿胶多少明胶,谁都没法给他检测,他也没有这方面的质量表征。因此,以后用商量的阿胶,大量的明胶,我认为如果保险起见,消费者要辨别说明书上带明胶的产品尽量不要选,这是从政府职能的加强,我们大企业责任的加强,小企业的责任也需要加强。

  在质量方面,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我们会把质量看的比生命都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福牌阿胶我们是真正的传承者、奠基者,我们是开拓者。福牌阿胶本身是祖传的,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之所以在这个地方能成为发源地,能成为传承者,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质量,如果没有质量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

  因此,我们这样一个企业产品质量问题不是靠制度,也不是靠管理,当然制度、管理很重要,但是以后我们的文化意识,质量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强的。我们这种质量,这种文化意识已经植根于我们“厚德载福”的祖训里。

  我们企业有质量连带责任之制,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供需工序互相之间是连带关系。当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操作者都是可以在记录上追踪的。从原料开始,我们原料从采购到使用有12道检测关,每一个关每一个人都要签字。

  到了市场上的产品,消费者在任何地方买到我们一盒福牌阿胶,这一盒福牌阿胶是谁买的驴皮,谁加工的驴皮,谁化的驴皮,谁熬制的阿胶,谁凉的阿胶,我们都能追踪到,因此我们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质量方面,一方面我们在过去的时候是靠经验控制,我们的老工人,老的技术人员他们是凭经验控制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们不断的寻求一些现代化质量控制手段。因此好多人问我,阿胶是过去的好还是现在的好?我非常肯定的给他回答,现在的阿胶要比解放以前的,甚至比刚解放三四十年以前的质量更好,因为那时候只是经验控制,没有一些理化指标检测。我们现在有大量的理化指标,有数据可以控制,因此质量更好。

  在阿胶发展过程中,应该说以后是一个阿胶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也是一个福牌阿胶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起草第一个国家标准,因为基本上阿胶国家标准,我们属于起草和制定者。我们起草了以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作为企业内控标准使用。随后,国家修改标准的时候我们上报到国家,让国家采纳。

  因此,我们企业有一种说法,我们不但要生产符合法定标准的阿胶,我们更要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阿胶。我们一条标准是遵循国家标准,另外一条标准是企业内控标准,我们内控标准一定是符合发展标准,我们有两条标准。

  到成熟的时候,国家修改标准的时候,可能我们的标准就要上升为国家标准,我们始终是一个质量的先行者。对于质量问题,作为阿胶不同于其他的产品,我们也遵循了一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不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吃这个东西,消费者各有各的要求,可能以后100个人,四五十个人有四五十个要求,他们的要求是对的,有的是不对的。

  主持人乔旎:所以更加要引导他们。

  杨福安:当他要求对的时候,我们满足他们的要求,当他们不对的时候我们不能迎合你,我们来引导你。比如阿胶的口感问题,我们专业术语叫好的阿胶一定要有胶香味,但是这个胶香味每一个消费者会有不同的体会。到底什么是胶香?特别是长期吃阿胶的人有一种感觉,第一次吃阿胶会感到这种味道不适应,第二次吃阿胶就适应了,第三次、第四次他能够列入胶香味了,刚开始的人会感到阿胶是不是有胶糊味,稍微有一点腥味。

  主持人乔旎:就是吃习惯了就习惯了。

  杨福安:但是阿胶绝对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香味,如果是我们理解的那种香味,可能加了胶味剂。

  主持人乔旎:什么东西都是这样吗?

  杨福安:作为好的阿胶,绝对不能有腥臭味,有腥臭味绝对是质量不好的。在这个问题上只有我们能掌握,消费者是不能掌握的,因此在质量控制上,我们一定实事求是,建立了一种不改变它的成份,不改变它的配方,不改变它的工艺,这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在有的为了把阿胶变成香的,有的加胶味剂。有的为了把阿胶变成黑的,加黑色素,因此天然剂我们从来是不使用的。

  主持人乔旎:听完了杨总的介绍,相信很多网友也对阿胶这个传统的中药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里我们也希望杨总作为阿胶的传承人,能够把阿胶带出中国,走向世界。感谢杨总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