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说事:启蒙的力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21:1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近期,有两本书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首先是由政治学者郑永年等知名人士联合推荐的《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该书的有关简介称:这是第一本以“捧杀”为关键词的时政图书,超过50名世界顶级学者、政要的访谈积累、强有力的论证,犀利的语言共同打造的一本“中国人自我认知史诗巨著”。
其次是著名学者宋鸿兵的《货币战争4》,该书一出版就遭到了某些人士的狙击。有人抨击称:“《货币战争》内容抄自一套1995年记录片《金钱主人》,但纪录片主要将货币操控阴谋归究在一帮国际银行家上,《货币战争》一书则更着眼于罗斯柴尔德家族。书中从未提及该纪录片,作者亦只写是本书的“编著”者。胡祖六曾拟文《子虚乌有的‘货币战争’》。”
宋鸿兵对此的答复则是:“我说过,我是个货币史学和金融史学爱好者,有人说我成功预测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那还得感谢研究历史带给我的一切。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不会在意‘学霸’们的人身攻击的。”
其实,对这两本书的热议均来自对中国受世界影响的不同思考。中国从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到世界狂热的追捧中国,中间仅经过了30多年。在《中国拒绝捧杀》一文中,作者认为“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吹捧’就变为了‘捧杀’。”
在此,作者重点提到了“自持”。那么,如何才能“自持”呢?《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实际上起到了一剂清醒剂的作用。该书详细分析了长久以来,中国从上到下,在国际形势、国际责任、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中,所经历的那个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的过程。
记得当我们发现猪肉价格的重要性时表现出的惊讶,却不知道华尔街早已将这一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研究了上百年。中国和世界割裂得太久,短短30多年就撞上了全球化这块巨石,我们不仅和世界的沟通还存在许多问题,民众甚至对表面问题的预见性都懵懂无知,于是,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开始起到一点民智启蒙的作用。
或许有人觉得,两本书就有这么大的力量吗?不会是自我膨胀吧?
近日,被世界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的张培刚老先生辞世而去,巴曙松等弟子在追忆之余谈得最多的仍是老先生几十年前写就的《农业与工业化》一书。尽管张先生一辈子的著作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用极少来形容,但仅此一本就已让世界发展经济学启蒙并由此受益。可悲的是后来的几十年,张先生因国人陋见而成为一名“基建工头”,从此世界少了一位经济学家,中国失去了农业发展启蒙之父。
今天,我们对待学者的态度有时高尚有时卑劣,甚至针对人身攻击的事情也频频发生。其实,学问无关乎高下,当今要重视的就是民智的启蒙。多少年之后,这两本书能否被人记得,历史不会淹没才华和保存伪劣。一个时代要出现大师,必须要有让大师诞生和生存的土壤、制度环境、文化基因,这首先就是千万不要因为启蒙的力量尚小而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