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任何策略对量化都有依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6 01:3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Two Sigma投资顾问公司前首席投资官库超:

  任何策略对量化都有依赖

  张愎

  Two Sigma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量化投资的华尔街对冲基金,该公司由著名量化投资人大卫·肖恩(D.E. Shaw)的徒弟约翰·欧文德克(John Overdeck)创立。库超作为该公司的前任首席投资官,长期以来也一直从事量化为主导的股票市场中性策略的投资。

  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时指出:“如今任何投资策略对量化分析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高频交易和量化投资为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占市场交易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这并不能认为是量化投资可以取代以基本面分析为主的投资策略或者以宏观为主导的策略。”

  《财商》:对冲基金历史上,策略经历过怎么样的变迁?宏观策略是否日趋没落,量化投资日趋盛行?

  库超:我的理解是对冲基金策略一直是以宏观策略或基本面分析为主导的。近30年来量化投资策略在西方日趋盛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不觉得量化投资能取代以基本面分析为主的投资策略或者以宏观为主导的策略,成为最流行的投资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信息量的暴增和通讯手段的发展,可以说如今任何投资策略对量化分析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从变迁的过程来看,如果说有什么主要的变化,应该是高频交易和量化投资为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占市场交易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财商》:当前是几大策略并驾齐驱还是有某一种策略占据着比较主流的地位?

  库超:我倾向于认为多种策略并驾齐驱。

  《财商》:全球对冲基金行业有没有新的策略,或者正在形成?

  库超:虽然对冲基金的主要诉求是为投资人带来绝对收益,即无论市场环境及经济形势的好坏都能为投资人带来收益,但一直以来很多基金的业绩跟市场的变化都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一点在过去3~4年中表现尤其突出。

  很难说目前有什么新的趋势兴起,但可以说投资人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找到在经济低迷、市场动荡的环境下能更好地控制资本风险的对冲基金管理人。而且,投资人也希望找到真正能在各种市场条件下都能为他们创造稳定的、跟市场回报不相关的收益的对冲基金管理人。

  另外,从投资手段的角度来看,2008年以后对冲基金对杠杆的使用明显比以前保守。

  《财商》:之前听说,对冲基金自金融危机以来同质化严重,这与对冲基金追求“个性”的特点不太相符,为何出现这样情况?

  库超:我个人对这一点没有深刻的感受,也不觉得金融危机本身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你说的情况属实,那也许是因为一部分基金在市场动荡难以获取超额收益的时候,即便遭受亏损,也不要比竞争对手或者市场亏得更多,更不要因为自己的“投资个性”而导致巨额亏损。

  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定你描述的情况是否属实,但如果事实真是如此,可能是一些对冲基金经理人在牛市或者容易创收的环境下极力标榜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而非随大流的结果,在熊市或者不容易获得超额收益的市场环境下无奈地澄清自己的失败非自己的过失而是市场大环境所致。那我想,投资人和管理人都需要认真反思这个现象。

  《财商》:最近几年,一些大佬纷纷离开市场,是更严格的监管造成的吗?这给规模不是很大的对冲基金提供了怎样的机会?

  库超: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造成了一部分投行的自营业务交易员离开银行,自立门户。另一方面,更严格的监管增加了对冲基金的运营成本,所以有些没有资本压力的对冲基金选择不吸纳新的资本或者转为自营性质的基金。

  这对规模不是很大的对冲基金未必是很好的机会,因为这些基金一样要面对更高的运营成本,即监管机构和投资人更挑剔的眼光。

  《财商》:怎么看待那些投资于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对冲基金?

  库超:过去几年投资中国的对冲基金大部分是从事PE方面的投资。也有一小部分是利用QFII或者跟国内机构合作投资A股或者港股。A股最近一段时期的低迷应该会让这股热潮稍有减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