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证监会“削藩”或引省部博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6 08:29 来源: 中国经营网

  暴风雨比预期来得要更早一些。2011年11月18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一则消息,令全国超过400家业已开盘交易的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各类文交所、股权交易所“胆颤心惊”。

  暴风雨比预期来得要更早一些。2011年11月18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一则消息,令全国超过400家业已开盘交易的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各类文交所、股权交易所“胆颤心惊”。

  消息称,国务院近期将部署对各类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明确政策界限,建立工作机制。其中,“证监会将在国务院领导下,积极落实有关工作部署,协调有关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消息称,这一决定的背景是:近年来,一些地区陆续批设了涉及各类权益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的交易场所,有的开展了具有证券期货属性的交易活动。由于缺乏规范管理,一些交易场所暴露出问题,蕴含较大的金融和社会风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也是近13年来,证监会第一次领衔对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所的清理整顿,此前证监会曾多次客串配角(包括2010年多部委联手清查)。由于中远期电子市场与国内期货市场存在相互争夺客户、交易机制雷同等问题,证监会对此类市场早先定义为“变相期货”,曾屡屡抨击。

  “此类市场的确无法无天,是该严肃查处一批,清理整顿一批,规范发展一批了。”北京工商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是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教父级”人物之一。在他看来,证监会手握国务院尚方宝剑,仗剑削藩,就势必与力挺部分交易所的省级地方政府、有关部委产生利益冲突。

  记者获得的尚未完全公开的国务院“国发2011年38号文件”(以下简称国发38号文)显示,证监会此番清理整顿之后,很可能引导一批合规市场回归期货市场,不合规者,最终将走向消亡。

  昨日疯狂重现,证监会“领衔”治理

  “毫无疑问,2010年至2011年,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期货市场昔日疯狂全面重演,仅仅下半年,全国就有超过100家类期货市场宣布开业,太疯狂了,这也导致类似于1994年年初的强势监管风暴。”

  时隔17年之后,中国证监会准备再一次对期货市场及类期货市场“大打出手”。

  国发38号文显示,中央政府已明确由证监会牵头,计划组建由多个部委直接参与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该制度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清理整顿违法证券期货交易工作,督导建立各类交易场所和交易产品的规范管理制度。联席会议日常办事机构设在证监会。

  虽然国发38号文指出,联席会议不代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的监管职责,但在业界看来,证监会对类期货市场的监管,已经正式对幕后走向前台。

  历史上,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设立于1991年,为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随后,在省级人民政府主导下,仅仅3年后,即1994年,中国各类期货交易所就多达五十余家。彼时,全球期货交易所总量仅为60家。

  也是在1991年至1994年年初的这3年时间,交易品种疯狂上线、恶性叠加,交易所之间恶意竞争、不规范发展,经纪公司盲目拓展场外交易、血拼佣金,以大户为主的大资金刻意操纵市场价格、鱼肉散户……这一系列乱象,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重视。1994年,证监会大规模暂停了超过半数的期货交易品种,并将50多家期货交易所大幅度压缩至15家,将上千家期货经纪公司规整为300余家。

  此后的1998年,证监会进一步将15家期货交易所压缩为3家,期货公司保留187家,期货交易品种也由35个直线压缩至12个。199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市场回归理性。

  从时间节点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育与井喷、规范与有序,也与监管机构的缺失、出现、出手、整顿密不可分。

  “毫无疑问,2010年至2011年,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期货市场昔日疯狂全面重演,仅仅下半年,全国就有超过100家类期货市场宣布开业,太疯狂了,这也导致类似于1994年年初的强势监管风暴。”证监会期货监管部门一位亲历了1994年~1998年期货市场监管风暴的官方人士感叹说,证监会此番出手,资本市场又一场“刀光剑影”已然难以避免。212>>

  暴风雨比预期来得要更早一些。2011年11月18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一则消息,令全国超过400家业已开盘交易的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各类文交所、股权交易所“胆颤心惊”。

  仗剑削藩,新一轮博弈在即

  在国发38号文件中,本身亦为地方政府属地监管预留了巨大空间。该文件描述称,除两大证券交易所、四大期货交易所归口证监会管理,“其他交易场所均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监管,并切实做好统计监测、违规处理和风险处置工作。

  不难看出,证监会此番出手,虽已握得国发38号文这一尚方宝剑,但削藩与否,如何削藩,仍待地方政府自行清查门户之后。

  “直到确认国发38号文已经于2011年11月14日正式印发,此前,没有人会认为证监会会领衔主演。”早在2011年10月,胡俞越就获悉证监会将主导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新一轮清理整顿工作的消息。

  在10月中旬的一次超过30家市场负责人的圈内聚会中,上海某金属市场老总就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说,“我们预期肯定要整顿,太疯狂了,很多难以想象的交易品种都份额化、标准化了。”但他又说,“阿拉在上海,侬晓得,上海是强势政府。”言下之意,2010年度的七部委联手整肃力度虽大,结果亦不过如此。

  该次聚会时,很多市场负责人畅谈如何得到强势地方政府庇护的问题,上海、重庆、北京、天津4个直辖市成为大家向往之地。事实上,该次聚会前,已经有超过20家交易所迁址到以上直辖市,谋求强势地方政府庇护成为重中之重。此外,谋求国资背景、引得资本大鳄入局、最好是地方政府直接入股,也在成为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新的立足招数。

  上海富远高级分析师罗 研究指出,新的趋势显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正在成为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地区的龙头企业、地区的行业协会组织都在有重点地进入目标领域。“因此,2011年度新设中远期市场主体井喷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企业行为,而是一种政府行为。”罗 称,新的迹象还显示,中远期市场或许正在迎来产业基金等投资大鳄的关照。

  但这些行为与省委书记和省长频频出现新的中远期市场开业仪式相比,仍显逊色。

  11月12日,辽宁省领导出席辽宁泛亚金属交易所开业仪式;11月17日,湖北省主要领导为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揭牌,并敲响编钟,宣告该交易所等三家单位正式开市。

  “据我知道,某直辖市差点抢在国务院国发38号文之前,正式推出由地方政府自行监管的地方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牌照制度。”不愿具名的国内期货界某知名人士称,国发38号文件的内容,签发于2011年11月11日,下发于2011年11月14日,但早在此前2个月,国务院已经形成了全面清理整顿的计划,并曾召集超过16个部委(高层官员)与会,初步形成了以证监会为主导的联席会议制度的雏形。

  上述人士称,“相信前述直辖市正是获知了强势整肃在即的消息,才计划抢先一步。可惜,他们仍然晚了一步。”不过,他也指出,国务院召集超过16个部委碰头,相信这一消息已然被地方政府大员得知,但辽宁、湖北仍然有地方要员力挺新交易所开业。“通过这些动作不难看出,省部博弈在所难免。”他说。

  记者注意到,在国发38号文中,本身亦为地方政府属地监管预留了巨大空间。该文件描述称,除两大证券交易所、四大期货交易所归口证监会管理,“其他交易场所均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监管,并切实做好统计监测、违规处理和风险处置工作。联席会议及相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要及时沟通情况,加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现有工作”。

  文件称,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尽快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于2011年12月底前报国务院备案。不难看出,证监会此番出手,虽已握得国发38号文这一尚方宝剑,但削藩与否,如何削藩,仍待地方政府自行清查门户之后。

  1994年年初期货市场强势整肃那一幕能否再现,尚难预判。仗剑削藩在即,部委之间、省部之间的利益何以平衡,却已经使得这一轮监管风暴远远超越出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从业者本身所能左右的空间。由于国务院联席会议前尚未正式启动,更为具体的清理整顿方案细节目前无从得知。

  本报近期仍将密切关注事件发展情况2<<1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