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诺西裁员重组谋自救 设备商精兵简政度寒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7:10 来源: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邹奕萍

  才进入2011年的初冬,但电信设备行业却早已“寒气逼人”。由于在传统设备市场遭遇发展瓶颈,许多老牌的电信设备商要么遭遇关门出售,要么遭遇大幅裁员。

  11月23日晚间,诺西宣布计划在2013年年底前裁员17000人。据悉,此次裁员规模占该公司现有员工的比例约为23%,创下诺西裁员史上的规模之最。

  业绩大幅下滑,诺西裁员自救

  诺西在声明中称,该公司将专注于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市场,并努力削减运营成本和生产间接费用。事实上,合资而来的诺西一直在整合。用“裁员”节约成本,是诺西的惯用手法。

  今年8月,诺西在收购摩托罗拉无线业务时吸收了6900名员工,在诺西8月份裁员事件后,有分析师表示,诺西一直谋求独立并且计划IPO (首次公开募股),为了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诺西必须在未来继续更多地裁员以提高运营效率和节省成本。

  实际上,诺西在其母公司诺基亚今年的财报中已显现出一些端倪。

  据2011年上半年财报,主流电信设备商中,具有盈利能力的只有爱立信、华为和中兴三家。而在2007年开始营业的诺西,因华为和爱立信的强劲竞争,一直鲜少盈利。

  在诺基亚该季度财报中,基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诺基亚的下属公司诺西通信第三季度经营利润600万欧元,约826万美元,但主要得益于对摩托罗拉解决方案网络资产的收购,是全球服务业务部门增长所驱动,该部门贡献了约50%的净销售额。而其它部门均在下滑。

  根据声明,诺西在新一轮的裁员计划的举措预计包括削减公司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办事处合并,将一些工作转移至全球交付中心,合并某些中央职能部门,通过整合摩托罗拉的无线业务资产来降低成本,提升服务业务的效率,以及在公司范围内简化流程等。

  显然,诺西希望更全新的改革以应对残酷竞争。

  高利润难以为继,设备商转型

  过去,欧洲电信设备企业一度主导高新技术和服务领域,享受高额利润和强劲的现金流,然而今天,长期的高资本支出已难以为继,业务领域越来越商品化,欧洲电信设备企业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几年前,全球主流的系统设备商大概有10家,包括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北电、摩托罗拉、华为、中兴。如今,9家变成了5家,有4家合并成两家了,摩托罗拉卖掉了网络部门,北电则干脆直接破产倒闭。爱立信今年6月份宣布裁掉500个岗位,诺西在今年接连两次宣布裁员。而仅剩的这五家中,仅有三家还能继续保持盈利。

  IT电信分析师项立刚认为,“在前后夹击的市场环境中,诺西重组业务,剥离部分部门,是为了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提高市场争夺力。”

  对于诺西的本轮裁员和业务重组,瑞典北欧联合银行分析师萨米·萨卡梅斯表示,“通过这些举措,2012年年底或者2013年,其息税前利润率可能会达到5%以上。”

  向左走向右走,关键在跟对形势

  众多设备商的窘境说明传统市场难以为继,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设备商排位赛刚刚开始。对于设备商而言,规模与利润是两难。事实上,跟对趋势制定战略最为重要。诺西CEO拉吉夫·苏立表示:“我们认为,行业的未来在于移动宽带和服务。”

  如今,爱立信剥离手机业务全力投入设备市场,并在LTE领域斩获颇多,还欲与华为在中国展开争夺。此外,从爱立信上个季度的稳定业绩足以发现,服务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服务类业务更依赖企业与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全球规模,这和价格日益下滑的硬件产品不同。

  与此相对应的是,华为移动战略做得风生水起,近日斥资5.3亿美元从赛门铁克手中收购其持有49%的合资公司股权,开始更多涉足企业业务市场。

  移动运营商们透露,过去四年,数据业务的供应量上涨了8000%,这一增长趋势未来还会继续。运营商需要更多更有效率的网络基础设施,因此向4G迁移,满足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

  从运营商的需求来看,服务外包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对中国厂商来说,除了科技水平和全球规模,向服务过渡的门槛相较欧洲竞争者更高一些。

  中兴通讯第四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谢峻石在谈到服务时说到,服务外包要谈到雇员转移,即运营商的运维人员全面转移给外包厂商,这里涉及到文化融合和人员管理。另外,厂商不仅要做到对自己产品的维护,还需要有对多品牌产品维护的能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