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改革:踏上台阶不容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23:30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居民阶梯电价改革也许即将付诸实践。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前年酝酿、去年10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的居民阶梯电价方案,或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实施。

   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曾就电量档次划分提供了两个选择方案,每个方案均分为三档,基本用电量均在110度以上,可以满足大部分家庭。对于部分正常家庭和奢侈型市民用电,超出部分的电价将有所提高。不过,在通胀压力下,居民阶梯电价方案搁置至今。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介绍,2010年11月,其又将征求意见后形成的方案上报国务院。在上报的方案中,居民阶梯电价继续分为三档:第一档按照覆盖80%居民家庭的月均用电量确定,价格基本不变;第二档覆盖95%的用户,提价标准每度电2分;第三档针对5%的用户,提价标准每度电0.15元;全国4200万城市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每月可免费使用10或15度电。该方案计划在2011年内试点。不过,也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居民阶梯电价依然在“试点”阶段,全国统一推行尚存在很大的难度,或不会同时推出。

  □ 本报记者 韩馨仪

   千呼万唤始出来

   “对于老百姓来说,‘不调电价’可能才是最好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采访时坦言。但他也指出,居民用电价永远不调整是不可能的。他说,面对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实施阶梯电价已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阶梯电价兼顾公平和负担的问题。”林伯强说。

   居民用电领域在电价调整方面一直未被触及。电监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对居民用电主要实行“单一制”固定电价,由于居民用电电压等级较企业等工业用户低,电网输送来的高压电需要多级降压,因此耗费的输变电成本实际也高于工业用户,形成了企业等其他用户为居民用电做补贴的情况。

   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上调山西等15个省(市)统调火电企业上网电价,销售电价相应调整,目前,在通胀压力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居民用电价全面调价方案再度提上日程。

   “居民用电调价对节能减耗的意义也很大。”林伯强说。据了解,城乡居民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总量10%左右,2009年、2010年分别占12.5%、12.2%。虽需求总量有限,但与民生息息相关。林伯强表示,实施阶梯电价,意味着将负担转移到了富人和奢侈用电者身上,而对一般居民来说,也许反而省钱了。中电联电力行业人士也评价称“实施阶梯电价是‘劫富济贫’,用电量高者支付高费用。”

   上述电监会人士告诉媒体,中国目前已在浙江、四川和福建三个省份试点阶梯电价。其中浙江、福建将电价分为3档,四川则多达4档;而在基准价格方面也各有不同。因此,要根据各地经济水平和收入情况制定基准价格并不容易。

   林伯强指出,阶梯电价避免大幅提高电价,在保障低收入居民用电的同时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有助于电力改革的突破。然而,要想真正建立基于市场化的电价定价机制,还涉及到居民电价交叉补贴等多种问题。

  居民感受最重要

   “老百姓就关心三个表:水表、电表、煤气表。”退休的李阿姨说,尤其是家用电器设备增加、用电洗衣做饭成为生活习惯后,用电量都在逐年增加。李阿姨说,她和老伴节电意识很强,但是生活中的必须用电必不可少:电灯、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微波炉、热水器、电热水壶、空调、电暖气等等,算下来每个月的耗电量基本在120度左右,如果孩子们回家,用电量还会增加。

   而年轻的上班族郑轩对用电量是另一种感受。他没算过自己用多少电,每次只是买1000度电用到下次充值,不过他觉得自己还是挺“费电”的。“北京的夏天太热了,空调经常一开就是一天,还有电脑、电视、游戏机,这些都是常用的。”他说。

   事实上,不少家庭即使家电少,也会超过100度。如果有空调等其他家用电器,用电量将达200度左右。专家表示,可以根据家电数量和耗电量算笔账,看看哪个电器是“耗电大户”,实施阶梯电价时,控制电费也就容易多了。此外,在城市里,很多家庭智能电表都是预付费性质的,必须先购电然后才能消费。在电费价格的上涨压力凸显之际,这些家庭不妨提前多购买一些电存在电卡上,这样的话,即使将来电费调价,其影响也可以降到最低。同事,不管是新采购还是更新换代,都尽量选择节能家电,这样就有了省电的基础。

   不过,李阿姨说,即使实施了阶梯电价,她家应该也是属于一般用电水平,应该差别不大,她最关心的是电价如何核算和收取,购电的方式会不会变化,会不会有麻烦。

  电价改革多考量

   据媒体报道,2011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中明确要求“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年内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

   这样看来,这个时间表仅剩下30天的时间。

   “眼下最受关注的是计量问题,即电价第一档标准的门槛应该设在哪里,才能保证绝大部分百姓的日常用电利益。”林伯强说。而从国外的实践经验看,各国的规定差距比较大。在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很多州第一档门槛设在500度电以内。日韩等国的第一档门槛都设在100度左右。林伯强也表示,采用阶梯电价的基本思路,并非以限制用电为最终目的,而是在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基础上,用价格杠杆调整来提醒人们节电。

   基础电量,一直是各省(市区)争论的焦点。林伯强说,这一点不可能全国统一,“东西部地区、沿海发达省份与不发达省份的经济、资源对比造成的用电量的差异是很大的。”国家发改委统计的数据显示,第一档的基础电量最低的是青海省,每月只有60度;最高的上海市达260度,相差三倍多。林伯强表示,各省各地区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去制定基本用电量和价格标准。

   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则提出阶梯电价与分时电价结合使用的建议,“阶梯电价可以与分时电价找到结合点。”蔡国雄说,例如,夜间用电不计算在阶梯电价的基数中;在阶梯电价基础上降低夜间用电价格,同时提高峰值电价;在阶梯电价基础上考虑季节电价因素。据悉,目前,江苏省已开始试点农村居民分时电价。试点地将逐步安装分时电表,试点居民在夜间低谷时段可享受优惠电价,价差约为0.20元/千瓦时。

   至于电表改造、电力与银行对接等问题,林伯强表示不用担心,“发达国家早就实施这样的技术了,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不过,他也坦言,即使技术层面的因素都已具备,在真正实现阶梯电价的初期,对消费者来说,还是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

   大家谈

   @赤海:阶梯电价的实行主要是考虑节约能源为目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实行阶梯电价真正阶梯的是穷人,因为中下收入者要过日子要生存,必须品是不能够省的。那么,就要在吃穿等其他方面上省。而高收入者呢?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中下收入者在吃穿用方面省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水蜜桃:电价应根据贫富的差距来定价。穷一点的地方应根据当地情况定价,富裕一点的地方应提高电价。这样,贫困的地方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减少贫富差距和用电的压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