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带着厨房旅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1:1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苏娅

  居游(Home Stay)是“闲居与出游”的简称,指旅行的人到目的地租借公寓、民宅,像当地人一样过过日子,享受一段假期。在欧洲这是很寻常的旅行方式。

  与匆忙游走的旅行不同,居游的趣味在于,在新的环境中,过一小段熟悉的生活,借此摆脱定居之累,或奔走之苦。台湾作家韩良忆写作《在欧洲,逛市集》,记述的便是自己近十年在欧洲“居游”的故事。

  “居游”是个不期然地进入韩良忆生活的概念。十年前,韩良忆随丈夫定居荷兰。一次偶然的约定,韩良忆夫妇得以和他们的朋友结伴到意大利托斯卡纳旅行。朋友事先租借了一个民宅小院,订出的旅行计划也很简单,就是住下来,逛逛周围古旧的小镇。

  “意大利人经常说,居所是自我的延伸,你住在哪里,会影响你对当地的感觉。居住在一个真正的房子,会让我对那个地方,产生一种比较深的感情,虽然是一个小村,因为有居家的感觉,对那个地方就有一种淡淡的归属感。”韩良忆说。

  那次旅行,每一天的生活从早上出门逛集市开始,采买好食材和酒品,便回家认真操办午餐,之后是午休时间,日落时喝酒或闲逛,如此,并无劳累身心的远足,悠闲地享受了一个假期。

  在托斯卡纳的居游时光,让韩良忆喜欢上了居游,此后,每年通常会在5、10月欧洲的旅行淡季旅行。平时出远门,如果有人结伴、有四天以上时间,也会租一间民宅,享受居游之乐。韩良忆记得那次在托斯卡纳逛市集,到个肉摊,买肉饼酱,番茄肉酱,结账之后,摊主顺手拿出了一把迷迭香放在袋子里,好像华人世界里的买菜送葱。“当时觉得迷迭香是稀罕,因为不是我们土地上的东西,但是后来知道中国从魏晋南北朝就已经有迷迭香了。”她想了想又补充说,“菜市场里全是学问。”

  于是,“味蕾的旅行”成为韩良忆日后居游生活中最本质的乐趣,在她看来,“往往一个地方的地理、气候、物价、物种从好看的西红柿、鸡毛菜上就能看出来”,而且,欧洲人酷爱在广场周边约会碰面,谈天说地,所以集市又“是了解当地人生活的好场所”。用韩良忆的话说,令人垂涎的欧洲不在餐馆,而是在市集——有机熏鲑鱼、勃艮第红酒牛肉、佛卡夏扁面包、Stilton蓝纹奶酪、奥维涅干香肠……“在百货公司冲锋陷阵,花很多时间找知名餐馆,都不如到市集去一趟”。

  不单是关于食物的学问,不同生活的面相也可看出一斑。比如,伦敦的农夫集市是专为小农户设立的(伦敦目前有十五个农夫市集),所售之物,皆遵循“食物里程”,即来自大伦敦周边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小农场,由小农户自己种植、畜养、采集。“我们种植,我们贩卖”是农夫市集的基本精神。

  农夫市集上的小农户不仅出售自种的食材,也出售手工加工过的食物。种植、采集与经心存储的过程里,有满满的惜物之意。伦敦北边的贝德福德市集上,卖西红柿的摊主,会同时出售自制番茄酱;辣椒摊主,则把辣椒制成口味轻重不一的辣椒酱,再叫个火辣的名字——比如最辣的一种起名“炼狱级”。韩良忆记得,自己逛到那个辣椒摊的时候,见到一位老妇人在摊前用摊主提供的小脆饼,一样样地蘸着吃。她说:“摊主想必是知道这个老妇人不是为了购买才品尝的,也许,她就是靠在一个一个摊前零碎地吃点东西,以此打发自己的三餐。但我并不想把这些感觉明白地写在书里,那样太滥情”,“只是观察一下摊主是如何默许、照顾她的就好了”。

  对于居游,成本和门槛是大多数人关心的话题。韩良忆以一次出游经历为例,算了一笔账。有一次,韩良忆夫妇和弟弟弟妹一起去巴黎聚会,四人租了一个大房子——有一个厨房、一个大饭厅、一个大客厅、两个大房间、一个浴室,“租金一天150欧元,平摊到四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头上,比住宾馆划算。关键是,有了这套房子,一家人一日三餐的花销也节约了不少”,至于门槛,“需要有人结伴,一个人的话不单不划算,还少了些许热闹,过日子总是要热热闹闹的。”

  台湾作家韩良忆在新著中记述了多年在欧洲的“居游”生活,逛市场、备办餐饭,成为其旅行中最本质的乐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