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企海外找油受困成品油进口资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21:42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有学者认为利好但企业认为是望梅止渴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受限于国内市场,越来越多民营油企老板把目光投向海外。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2011年会上,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张跃呼吁,面对着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和原料供应日益紧张等一系列生存难题,摸爬滚打多年的民营油企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走出去”,寻找新的出路。

  很多人认为,“走出去”是民营油企为避开国内“三桶油”垄断的无奈之举。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更是一种大势所趋。“与国企‘走出去’相比,民营‘走出去’更令人放心。”

  这个放心,一方面是因为对民营油企经营和管理水平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在海外石油市场中,民营企业受到的政治制约更少,可以灵活地与当地国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联手,轻松地获得海外油源。

  国内民营经历多年的积累,已经具备“走出去”的实力,中国石油大学能源研究中心助理主任郭海涛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加之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国外一些油企存在着被贱卖的可能,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拥有实力,海外市场开放,成本低廉,民营油企“走出去”已万事俱备。可是,若不借助政策上的东风,星星之火终难成燎原之势。

  这股东风就是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配额。根据现行政策,民营油企只有进口成品油(燃料油)的配额,但对于国内油气领域更大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市场,却被三大央企牢牢把持,民营企业“难以染指”。

  “出去开发、收购油田,可开采出的油怎么办?没有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资质,在国外生产完了也运不回来。”一家民营油企的陈姓总经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据陈先生介绍,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对民营油企政策有所放开,但落实起来依然很难,“我们公司已经连续几年申报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资质,但到现在还没有回音。”

  如果不运回国内,在国外销售还要建销售网络,成本太高,风险太大。而且和海外销售相比,陈先生他们更希望把国内的资源和海外市场整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在外头拿到的油运回来,进入国内炼厂,然后在国内销售。“这样风险相对更小些,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对国家而言,可以缓解国内油荒。”

  除了国内政策因素,到海外收购,民营油企还要面临政治风险、地域风险以及收购后如何重组的风险等。林伯强认为,正因为风险太大,目前问题的关键是民营油企不愿意“走出去”。

  一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傅总经理就曾表示:“民营油企到海外找油还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投资海外不仅要精通当地的产业及法律政策,还需要国内有相应的鼓励配套政策,而这些,对中国民营油企来说都不具备,出去不是自讨苦吃吗?”

  陈总经理也表示,到海外拿油成本是低,可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进一步跟进,谁敢“走出去”?何况去海外,还面临着很多政治风险,一些石油大国的政治天天风云变幻,难以预测。近几年,他曾去过俄罗斯、柬埔寨和越南等国考察,但目前还没有实质性合作。

  如果根本性的问题——进口成品油资质的问题没有解决,民营油企的海外寻油之路终将成为望梅止渴。据张跃介绍,商会明年将在呼吁民营油企响应国家号召“走出去”的同时,继续呼吁石油体制改革。

  林伯强指出,鼓励民营油企“走出去”符合国家的利益,有利于缓解能源短缺的现状,国家必须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配合。“其实对于民营油企来讲,只要政策上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其他政府都不用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