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不能为房地产暖了被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3 00:56 来源: 中国经营报唐黎明
近日,文化部在京举行了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发布会,向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代表颁牌并发表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吹响了繁荣文化的号角,文化产业园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生长。
从2004年至今,文化部先后命名了四批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批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首批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随着各地详细的文化产业规划的出台,近两年各城市将出现文化产业园建设热潮,这很可能在国内成为又一轮泡沫。
地方政府多以运作项目的方式发展文化产业,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园甚至在变相的为房地产商赚吆喝。即便是在文化气氛浓厚的上海,文化产业园也乱象丛生,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艺术为商业所利用,商业目的达到后,艺术像抹布一样被丢弃。上海南汇的大东方艺术区,4年前周边一片荒芜,开发商修好的房子也卖不出去。房地产公司便想到一个办法,请数百位艺术家来此地居住,当时打出的卖房广告语即是“与300位艺术家为邻”。 地产商的目的最终达到了。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带来了集聚效应:美院美术系老师、学生开始来新场古镇写生,古镇里也渐渐出现了画廊、个人工作室;浓厚的艺术氛围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房子卖出去了,地产商也不再需要艺术家了,这些艺术家又被体面的“送”走了。这是典型的艺术给房地产暖被窝的事。而一些已经成熟的产业园区,也可能因为错误的投资引导,扼杀原有的经济活力。被各地奉为榜样竞相学习的北京798创意园区,就面临这样的威胁。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朝阳区将在该区域投资14亿建设11个重点项目,重点发展中国现代艺术及设计服务产业,大山子周边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是正确的,但解决方案令人相当担忧。14亿元的投资并非小数目,这意味着成本水涨船高,最终可能导致很高的土地成本价和楼面价。而798在废旧厂房再利用的基础上,发展成蓬勃的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就在于最初的低成本。工厂的利用也与低成本有关。朝阳区为798规划的投资方式,很像是房地产投资的方式,而不像是艺术品和设计领域的投资方式。本质而言,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类似于中小型的服务企业,对成本很敏感,高地价高房价或许会令798艺术区丧失活力。
中央繁荣文化的初衷源于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一马当先,不仅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文化发展也远远跟不上趟。经济发展以后,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跟不上,就会用其他涌入的文化产品来填充。中国一下子陷入了“文化饥饿”状态。
文化产业的孱弱和高质量文化产品的匮乏,根子还是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上。客观评价,中国在文化事业上的开放度严重不足,由于文化往往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政府文化部门又习惯于以“抓、禁、管”来管理文化事业,缺少开放与宽容的氛围,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针对文化的政府监管部门可谓不少,包括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局……风头最劲的莫过于广电总局,一道道指令下来,什么火,就叫停什么,这似乎成了广电总局的当家法宝,以至于每隔一段时间,广电总局就会出台一项限某令,掀起波澜。有意思的是,像美国这样的政府职能完善的文化产出大国,文化产品也带有极强的价值观和美国精神,向全球输出其价值观,但它不是由政府管制带来的,而是自由发展的结果。
有了文化之后,才有产业的可能性。文化产业园区红火发展的背后,隐现部分乱象,不仅造成资金、土地、文化要素、人才等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污染破坏已有的文化生态。
因为,文化既不是经济,也不是工程,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可能通过搞工程项目的方式强大起来,我们也不能以搞经济、搞项目式的传统思维去复兴文化,否则,极有可能异化为另一波房地产炒作热潮。
作者为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