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突降存准率:判断政策转向宽松仍过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01:1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张庭宾

  11月30日北京时间晚7点多,出乎绝大多数投资者意料,中国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国际金价、铜价和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更令市场惊讶的是,也很像是因中国央行降低存准率牵一发而动全球,约2小时后,美联储宣布与欧洲、英国、日本等六大央行一起救市,同意将现有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的成本下调50个基点;这意味着欧洲央行用欧元从美联储换来美元流动性的成本将下降0.5%。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进而暴涨,第二天中国A股上证指数也开盘大涨2.53%。

  坦率地说,中国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在笔者预测之中的,笔者一贯观点是,保持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必将硬着陆,届时将不得不降。而最近一个月来,多部门也披露了进一步放松货币的意愿,但此次降低存准率比我们预计的时间要早一个月。

  值此市场一片欢呼中国货币政策转而放松的时刻,尤其是房地产商以为捞到了最后一根稻草时,笔者认为且慢欢喜,尚需要进一步探寻此次降低存准率的合理逻辑。

  可能存在的逻辑之一:由于提前知道了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低到49%,跌破枯荣零界点,加上楼市已经确认进入全面下跌,为避免硬着陆,货币突破此前“定向定量宽松”的限制,似乎合情合理。

  可能存在的逻辑之二:11月1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地方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副总理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不确定之中可以确定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如此放松存准率也颇有道理。

  可能存在的逻辑之三:正像笔者在11月14日所说——人民币贬值阴霾已现。与此同时,国际上唱空中国的声音日益高涨,《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标题非常直白——外国投资者不妨“做空中国”。如此降低存准率,以弥补热钱流出的资金缺口,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由此判断中国货币政策由较紧转向宽松,中国放松楼市调控,仍然言之过早:一、12月1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二、据媒体报道,截至11月28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仅为1400多亿元,预计金融机构全月新增贷款在5000亿元左右,大大低于市场预期的6000亿元。而从一些商业银行传出的消息,12月仍被要求继续收缩贷款规模;三、银监会下达“严禁信托公司与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进行业务合作”的口头通知,使一直挣扎在融资困境中的小贷公司更加雪上加霜。

  倘若11~12月信贷收缩,小贷公司融资困难的两个信息属实,那么,表面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似乎是放松,商业银行多了4000亿元可贷款,但实际上,由于窗口指导的约束,商业银行能贷出去的钱反而少了。这样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相对充裕了,银行间市场的拆借利率就能降下来。但客观上,这就是“明松暗紧”,接下来,房地产商和中小企业可能更困难。12月1~2日,上证指数连续2天下跌,似乎表达了对此的忧虑。

  当然,中国或许是真的放松货币(真的大放货币又会遇到另一个头痛的问题——滞胀),但这仍需要继续观察,即如果在1个月内,央行第二次放松存准率,则可以确认。

  在伊朗上空战争阴云更加密布之际,对中国经济未来保持足够的警惕,仍将是十分必要的。

  (仅供参考,投资者决策风险自负,联系邮箱ztb6006@sina.com)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