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资源诱惑症: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3:00 来源: 《能源》

  专业化和多元化本是一对矛盾体,但对错之分,关键是企业在布局过程中,如何根据自身战略选择而已。

  文|本 刊 记 者 范珊珊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专业化和多元化都是其公司发展战略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

  的确,如果一个行业能带来高额回报,对于以逐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自然充满了诱惑。在本文的采访中,一些大型企业各怀目的,蜂拥进驻煤炭、石油这些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能源领域:有的因为原有业务利润率不断压缩,有的是因为政策的调控企业短期坠入寒冬。

  那么,按照这种逻辑,资源领域投资的高回报可以分散现有业务的风险。但这些看似唾手可得的黑金,对掘金者而言,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与资源类巨头相比,先不说技术和人才积累,只是在行业人脉关系和市场话语权上,都相去甚远。

  除了一部分涉猎传统能源的公司,还有一批人看准了新能源领域,提早做好了布局,有的已经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当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风电、光伏成本大幅度下降时,他们相信终会有一天,“风光”不再是昂贵的能源。这也就意味着大范围的应用市场近在眼前。

  遗憾的是,新能源带来的回报并不像矿产投资那样立竿见影。如果你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大规模产业化的成本优势做依托,在这个快速更迭的行业,将被市场残酷地淘汰。

  对于企业而言,尝试新的领域实属正常,但是怎么才算理性?原本做造纸的诺基亚,进军通信领域,是对未来社会经济走向做了严谨的判断,同时也对自身资源能力进行了很好地整合。

  企业战略判断,必须适应市场。市场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市场引导,一种是国家政策引导。而在能源领域,国家政策引导市场的作用往往大于自由市场的引导。就像中国南车宣传部长曹钢材说的那样,南车新兴产业切入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三块,都是涉及到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成为重要增长极。

  企业的投资方向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引领,这一趋势在新能源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今年以来,风电和光伏市场的急剧萎缩就证明了这一点,加剧的行业洗牌让即使有雄厚背景支撑的央企新能源公司也苦不堪言。当企业看到行业蓝海快速进入时,殊不知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可能你一脚踏入时,行业已经由蓝转红。

  大规模、廉价地制造投资路线图已经不适用于这个新兴行业,制造为王的时代已经终结。这时,利润在产业链上进行重新分配,行业细分显得愈发重要,后来者可能只专注于某一零部件或者围绕发电系统工程寻找机会。这也可以看作是某单一产业链中的专业化。

  纵观世界,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苹果、可口可乐、麦当劳等等一系列的伟大企业并没有投资煤矿、石油或者是新能源。难道他们的管理者没有发现这些行业蕴含着高额的利润吗?还是他们缺乏现金流?

  在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吉鹏看来,企业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麦当劳如果做出了开发煤矿的决策,就违反了其固有属性。全球企业发展的趋势是专业化。苹果只专注于设计和品牌,制造业全部外包。也许,只有具有专业精神、专注于某一领域,才能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其实,不管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研究行业,回归本质,辨别优劣势才是关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