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引进主体下的市场换技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6:42 来源: 《中国投资》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
高速铁路装备国产化今后还有许多路要走,研制和运行只是第一步,而任何一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文/本刊记者 赵沛楠
谈及我国高铁装备自主化进程,铁道部与德国西门子的技术转让谈判经常作为经典案例被提及:2004年,铁道部公开招标引进高铁动车组技术,西门子公司开出了天价技术转让费。最终,日本、法国、加拿大公司中标,德国西门子一无所获。由此导致西门子股价大跌,谈判负责人引咎离华。2005年再次来华谈判的西门子不仅将多项关键技术悉数打包进入标书,技术转让费也降了下来。
在接受《中国投资》杂志专访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认为,经验表明,同样是“市场换技术”,中国高铁的最大优势在于铁路市场具有垄断性,只有铁道部一个“进口”,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拧成一股绳,没有内部恶性竞争。“在市场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制造企业与市场整合到一起,让很多家外商来竞争,我们掌握了主动权”。
不断积累的技术创新
《中国投资》:您如何看待我国高速铁路国产化的进程?
吕薇:高速铁路国产化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渐进过程,是几代人几十年努力的结果。早在上世纪80年代,铁路系统的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就开始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断提高铁路机车制造能力和增加技术积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运输制造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引进技术,提高铁路机车制造能力。
90年代,加强研究开发,提高技术吸收、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后来的高速铁路装备国产化打下良好基础。
2003年至今,与国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技术,博采众家之长,根据我国铁路业运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自主设计,集成创新。
经过近30年的努力,通过6次提速,我国的火车速度从几十公里,到100公里以上、200公里以上,逐步达到300公里以上的速度。
国际合作,采取多种模式创新成果一直是高铁装备国产化的主音。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京沪高速铁路的论证、准备工作。铁路系统的有关研究机构和企业与法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的铁路制造企业接触,实行一对一的学习与合作。
2003年以来,高速铁路国产化承担单位与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美国GE等世界著名的铁路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合作,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掌握了世界先进成熟的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局部自主创新和整体集成创新,最终通过自主设计形成了自主品牌的高速列车。
据铁道部公布的信息,2003年以来,我国申请高速铁路相关专利共计1902项,其中已经授权1421项,正在受理中的有481项。中国企业已掌握了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等高速动车组的九大关键技术。
统一谈判 统一下单
《中国投资》:在高铁国产化进程中,您认为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吕薇:高速铁路国产化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市场换技术的组织模式。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我国市场换技术的引进技术模式产生质疑。因为,一些行业引进技术时,基本是各家企业单打独斗,容易被各个击破,市场让出去了,核心技术没有引进来,最终还是以加工制造为主,品牌和技术发展方向还要受制于人。
而高速铁路国产化工程,从一开始就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大的优势,以市场换技术。通过集中引进技术,集中消化吸收,降低了引进技术的成本和消化吸收的成本。铁道部统一组织引进技术对外谈判,然后实行任务分解,组织相关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一对一地引进、消化吸收,统一向企业下订单。一大批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与工程中心,以及30多家机车车辆厂,参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培养和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整体技术能力。
当然,这与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系统研究、生产制造和运营一体化的特殊管理体制分不开。我国的一些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也采取了这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如三峡电站设备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等。
自主化过程漫长
《中国投资》:接下来我国高铁装备自主化之路还面临哪些问题?
吕薇:我们应该看到,高速铁路国产化今后还有许多路要走。高速列车的研制成功和运行只是第一步,任何一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速铁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国际上一些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也是在运行中不断改进完善技术和管理系统,有些国家甚至也经过血的教训,才使高铁技术和管理逐步稳定和成熟。我们要尊重科学技术规律,坚持安全第一的标准,在试验和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要与合作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不仅要能够在国内取得知识产权,而且使我们的技术装备能够走向世界。
甬温线动车组的脱轨事故告诉我们,研制新的重大技术装备,不仅仅要解决制造技术问题,运营的组织和管理也很重要。列车提速对铁路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运行管理系统要适应新技术的要求,要严格加强组织管理。否则,可能因为管理上的人为疏忽而影响整个自主化的进程和效果。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次血的教训!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核电、大型飞机等重大科技专项要借鉴高速铁路的经验和教训,牢固竖立系统安全第一的观点,加强研制、生产制造和运行的全面系统组织和管理,严格制造、运行的安全标准。要加强实验验证工作,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前做好运行系统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