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夏广安:关注“雾都”北京的污染经济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6: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2月4日,北京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北京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环保局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数据,昨晚19时,北京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0.437毫克/立方米,短时达到重度污染程度。(12月5日《新京报》)

  今年一入冬,北京人似乎就与空气展开了奋战,空气检测结果频繁见诸媒体。12月5日,浓雾再次淹没北京,整个城市都是灰蒙蒙的,连空中飘下的雪粒都是灰色的——愈加人性化的天气预报善意地提醒人们,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特别是身体偏弱的老人和小孩尽量不要外出。

  口罩、润喉糖等似乎已成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的必需品,可以想象,已经连续几周的雾霾天气如此持续下去,北京城里的人们别无选择地会去购买口罩、空气净化器等设施,空气污染造成的结果将会以最直接的形式体现出污染经济学的因果关系。

  理论上空气“轻度污染”并不影响经济发展,尚能促使上述空气净化领域相关企业获得商机。然而,据调查显示,以人均GDP现值估算剩余寿命中因早死产生的损失,保守估计,北京2003年因大气污染导致的损失为1573亿元,相当于GDP的1.16%;而如果以研究得到的生命意愿价值来估算,则空气污染带来的损失将达到3.8%。也就是说,空气污染将给人们的健康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近来,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时常被阴霾天气所扰,不由得怀念起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的天气状况来。

  2008年,北京市在申办、筹办、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加大了环保投入,推进了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标准实施,落实了一批环保措施,使得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据统计,为此共制定改善空气质量相关法规、标准53部,2001-2007年共投入1437.56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从2000年的177天增加到2008年的274天,从实际上践行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使20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也极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2008年北京空气治理结果既得到了参与奥运的国际友人的肯定,也得到了市民的拥护,北京经济也未曾听说因治理环境而导致GDP下降。

  后奥运时代,即2008年到现在,北京市机动车辆由300多万辆增至500多万辆;今年1月-10月,五环路内工作日高峰平均路网运行速度为25.3公里/小时,平均拥堵持续时间为1小时,处于“轻度拥堵”等级。这也导致北京的别称愈加丰富,如“停车场”、“堵城”、“雾都”等等。如果仅仅是交通拥堵造成社会经济损失还有办法弥补,在令人不安的持续的劣质空气面前,人们的健康是不可能用经济手段换回的。

  北京污染经济学的背后,是北京人生活的诸多无奈。

  一方面,北京要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之路,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摩天楼鳞次栉比,车辆穿梭如流水;但另一方面北京人生活在车流、高楼的挤压中,不得不忍受由高度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空气污染伴生推之不却。

  当引人注目的成绩是以牺牲人们的健康为代价时,这种成绩的代价有些过于昂贵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北京城市发展中固然需要提升城市人民生活中的物质消费质量,提升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在各国首都城市中的国际地位,单靠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达标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如果连城市里人们呼吸的空气质量和日常生活健康都无法保证,北京城市的未来就是一句空话。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经济发展相对成熟,能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对全国来说都有借鉴意义。很难想象,一个城市里的人们要带着各种防尘口罩出行,污染经济学不能靠卖空气净化装置来证明自身的存在。(夏广安)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