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嘉联卖壳,中天集团浮出水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6:2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信息披露虚假陈述,重大财务差错被揭露,大股东及高管大幅撤离,业绩接连亏损……一连串的“故事”并没有让浙股新嘉联(002188)股价蒸发太多,其今年以来的表现甚至远强于大盘表现。

  昨天,新嘉联的一纸公告揭开了其中的秘密。与浙江国大牵手失败之后,却与另一家实力浙企中天发展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中天集团)传出“绯闻”。中天旗下的上海天纪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天纪)因半年之内二度举牌而浮出水面,连续增持后仅落后大股东0.89%。如果上海天纪的行动继续,新嘉联卖壳希望似乎又现曙光。

  受消息影响,新嘉联昨天股价再度冲高,最终以8.95元收盘,上涨4.68%。

  二度举牌代价不小,撑住弱市股价

  根据新嘉联昨天披露的提示公告称,上海天纪自今年6月9日至12月2日,通过深交所集中交易共买入新嘉联784万股,占总股本比重5.03%,其持股比例由5.02%上升至10.05%。较之于大股东、董事长丁仁涛10.94%的持股比例,两者差距仅为0.89%。

  根据公告信息,上海天纪此番增持主要在6月9日至11月15日进行,该阶段共买入约771.99万股新嘉联,占比公司总股本的4.95%,价格区间为8.28元至10.98元;此后,上海天纪又在12月2日买入约12万股股份,价格为8.65至8.77元,而总计持股量达到1567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10.05%,触发二度举牌的红线。粗略计算,上海天纪二度举牌耗资约为6500~8580多万元。

  上海天纪对于新嘉联的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上海天纪早在2009年就已经介入新嘉联。资料显示,2009年6月3日至2009年8月18日,股东上海天纪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深交所集中交易买入公司股份512.3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4.27%,当时的价格区间为7.40元至8.10元。此后,该公司对新嘉联的持股一直都没有突破5%的举牌红线。

  不过,等上海天纪再度出手已是近两年后的2011年的五六月份,上海天纪再次购入新嘉联0.75%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5.02%,第一次举牌新嘉联,价格区间为9.64元至11.01元。

  此后数月,市场焦点更多地集中在浙江国大和新嘉联的股权转让一事。尽管此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上海天纪却在暗中发力,明显加快了自己的增持步伐。

  上海天纪公司内部人士昨天向本报记者透露,如果不是因为上海天纪暗中增持,新嘉联股价或许早已一塌糊涂。分析人士也表示,从公开披露信息来看,上海天纪的持股成本并不低,代价不小。

  上海天纪还在公告中称,在未来一年以内,不排除进一步增持的可能性。

  大股东去意已决,中天集团入主仍存疑

  一个多月前,在国大集团入主新嘉联一事被浙江省国资委否决之后,新嘉联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丁仁涛似乎去意已决。

  11月8日,新嘉联收到丁仁涛的函告称,其本人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再度出售公司股票3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92%。此前,丁仁涛已有过多次减持行为。

  那么,耗费如此大的代价,上海天纪接盘的目的又在何处呢?在昨天的公告中,上海天纪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举牌因看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

  不过,这显然解释不了真实原因。新嘉联最近的业绩差强人意,今年三季报,新嘉联主营收入为27277.24万元,同比减少了2.52%,净利润更是亏损26.93万元,同比减少了102.41%。同时,预计全年业绩小幅亏损的可能性较大。

  这样的业绩表现和大股东的去意,甚至让高管层也已经心灰意冷。自今年初以来,新嘉联公司高管更是辞职成潮。先是1月财务总监辞职,5月有独董请辞,6月继续有董事、独董辞职,到10月25日公司董秘也向董事会递交辞职报告。

  分析人士表示,上海天纪谋求的可能远不止财务投资获益那么简单。

  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倘若上海天纪成功控股新嘉联,持有其90%股权的中天集团则将成为新嘉联的实际控制人。公开资料显示,作为浙江本土企业的中天集团实力雄厚,去年营收达330亿元,是全国500强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下辖中天建设,中天房产和中天氟硅材料等10多家成员企业,但是旗下却没有控制一家上市公司。

  对于新嘉联是否已经被中天集团视为壳资源,上海天纪内部人士昨天表示市场上解读的版本也很多,但目前还无可奉告。他同时提供以下信息供记者判断是否会借壳或者实施资产注入:作为中天集团主业的建筑和房产业务,目前受到监管部门严格监管;而另外一块氟硅新材料业务,目前盈利情况也并不理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