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用绿色发展指数否定黑色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李晓西

  如何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为民族和人类生存发展做出贡献?如何通过绿色新政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把握新发展机遇?

  这是各方关注、国内外关注的大问题。2010年,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接受访谈时爆出惊人言论,说:“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很难避免生存的灾难。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预言更使问题变得急迫与尖锐。

  有需求就会产生供给。一种绿色发展的指数测度及评估应运而生,力求以新的视角和数量化的指标来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或缓解。《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一书,正是这样由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三家单位、近40位专家学者和若干研究生,聚力报国,合作攻关的一种努力。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先生是课题组的总负责人。

  在报告中我们看到,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有三个一级指标,即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

  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的是生产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的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的是社会组织者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有9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

  测度的结果产生了省区绿色发展的排序:排在前10名的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自然资源丰富的省区,前两名分别是北京和青海。从测算结果看,绿色与发展并不矛盾,实现绿色发展是可能的、必要的,反映经济增长中资源和环境使用效率的绿色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报告的10个专题则从消费、历史、科技、操作、法规、方法论等多个角度论述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情况。

  从成果的效果看,似乎可以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研究适合中国特色发展的道路。

  首先,中国绿色发展指数为引导各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决策参考。绿色发展指数的推出就是要用可衡量的指数来否定黑色发展,用具体化的数量指标来判断经济绿色发展的程度与进程。

  其次,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可以为国内外投资者准确、便捷地寻找到恰当的投资机会,为企业家提高决策效率提供有效的帮助,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仅要考虑企业的成本收益,还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三,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有助于聚焦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绿色发展。

  2010报告发布后,引起了各界的密切关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2010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又吸纳各方建议,在合作三方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并于今年9月24日举行了发布仪式。2011报告继续完善了省际比较框架,并加入了对34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报告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资助项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