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地铁临时用地出让“灰幕”: 熟地空晒一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3:3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田新杰

   取消并收回一幅已出让土地,意味着地方政府需要退还已收取的土地出让金,这可能比在当前市况下成功出让一幅土地更难。

   这样的“高难度动作”,若要出现在上海市内环内一幅已经出让的地铁上盖地块身上,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原上海市杨浦区四平大楼的众多居民看来,杨浦区176街坊地块(本报2011年1月19日《上海地铁临时用地疑似违规出让调查》曾作报道),就应该要撤销出让,恢复土地原状,并将此临时用地归还原土地使用者。

   但四平大楼的居民代表近日告诉本报,出让至今已一年过去了,相关情况也引起上海市政府高层重视并批示,但相关职能部门至今未进行实质性处理。

   记者近期在现场看到,熟地出让的该地块至今晾晒一年不见开工迹象。对于这块“带病”出让、出让后又长期空置的地块,由于有关方面至今不能向居民提供其从临时用地到作为国有土地出让流程中的相关文件,其背后的谜团一直未能解开。

   熟地出让空置一年背后

   2010年12月15日,杨浦区最后一批公开出让的土地中,包括原四平大楼所在地块在内的土地——“杨浦区176街坊地块”被公开出让,以底价38587万元成交,受让方则是杨浦本区国资企业——上海杨浦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176街坊地块属于典型的地铁上盖地块,所在的四平路站如今则是两条轨交线路的换乘站。

   一年过去,本报记者近日探访看到,地块毫无开工迹象。周边居民告知,其实早在去年出让之前,已拆平熟地状态的这块地,实际上已经闲置多年。

   根据2010年国土部、住建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各类住房建设项目应当在划拨决定书和出让合同中约定土地交付之日起,1年内开工建设,自开工之日起3年内竣工”的规定,几天后的12月15日这幅地块将触及此规定。

   但这并不是杨浦区176街坊地块的真正问题,该地块面临的最大质疑是“违规出让”。“这幅临时用地怎么能以建设用地的身份公开出让?”这是原四平大楼居民代表的质疑。

   程大伯等居民代表给本报提供的详细材料确实显示,当年拆迁四平大楼是因为该楼所在土地被轨道站点建设临时使用。包括由上海市人民政府2004年2月17日发布的《关于批准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建设轨道交通M8线及M1线四平路站工程开展现行施工临时用地的通知》(沪府土200477号)、2004年4月20日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核发杨浦区M8线四平路站临时施工用地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通知》以及2004年5月13日由上海市杨浦区房屋土地管理局转发该拆迁许可证的通知,都未曾出现该土地临时用地性质变动的信息。

   四平路站早已建成使用。但在这多年中,关于这幅当初拆迁用作临时用地的土地去向却鲜为人知,直到突然公开出让。

   2002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临时建设和临时建设用地规划管理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改变临时建设用地规划性质,确需改变的,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改变规划性质。临时建设用地不得出让、转让或租赁,并不得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

   而且,该临时用地当初形成如此拆迁规模,也一直是个谜。

   “第一次只是拆了大楼的一个角,第二次拆迁则实际上是将大楼整体拆除,但从当时的现场建设看,根本不需要整栋拆除大楼。”程大伯表示,在第一次拆迁中,是因“轨道交通M8线四平路站”项目建设,而第二次拆迁却变成了“M8线和M1线四平路站临时使用用地”项目建设。

   上海已经运营的M8线如今确实通过四平路站,但M1线就变得很奇异。按照正常理解当是轨交1号线,但实际的1号线,与四平路站毫无关系。

   三个“隐身”文件:谁来解答质疑?

   “原定11月24日,上海市规土局的高层会接待居民代表,并对相关疑问进行正面答复和作出最终解决方案。但直到22日,我们接到通知,不能如期举行约定的会议。”程大伯告诉记者,无法举行的理由居然是那位负责接待的人士临时岗位调动,不再负责该事。此前两年多,对于居民反映的该地块相关情况,都是由该人士负责接待和传达。

   本报记者电话联系该接待人士,被告知不再对接相关事宜而直接挂断电话。

   最近一年,四平大楼居民代表并未间断对该临时用地出让的情况反映和纠正要求。居民代表最近一次向上海市规土局局长冯经明反映情况的材料中表示,此前三次写信给该局,要求出示该地块从临时用地到公开出让的行政依据文件包括M1线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但至今未能获得正面回应。

   今年6月10日居民写给上海市政府高层的材料中则提出:撤销杨浦区176街坊地块土地使用权非法出让合同、恢复土地原状并归还。

   至今,这些信件均未能得到正面回复。唯一得到的信访回复来自杨浦区规土局,该局的回复强调,该地块是经上海市规土局批复土地储备计划并经杨浦区政府批准由杨浦区土地发展中心实施土地储备的。但居民多次要求查看相关文件记录,均未得到回应。

   居民代表提供的两份来自信访部门的材料还披露,今年5月-7月间,居民代表向到达上海的中央巡视组反映相关情况,市政府信访部门在收到巡视组转交材料后回复“材料转送杨浦区人民政府”,而随后杨浦区政府信访办的回复则称“所反映问题不属于我区管辖……退回市信访办”。

   本报记者在上海市房管局官方网站的建设项目信息中注意到,杨浦区176街坊地块曾以“杨浦区176街坊建设商品住宅”为项目名称在2005年6月1日进行过一次报建,建设单位是上海扬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6182万元,但最终该报建项目的许可证发放情况显示为“未有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5年6月1日,该地块以地铁施工临时用地而对包括四平大楼在内物业进行第二次拆迁后不久,按照正常程序,这幅地块要建设商品住宅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