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随笔:默克尔的"药方"能否救欧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17: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吴黎明)即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和欧元区峰会,其核心议题是审议法国和德国提出的加强成员国财经纪律的修约提议,以挽救处于主权债务危机中的欧洲。

  表面上看,修约的提议是由法德这两个欧盟的“核心国家”联合提出的,但实际上,法国总统萨科齐在5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巴黎会晤中,几乎全盘接受了默克尔的建议,放弃了法国曾一度坚持的发行欧洲债券和让欧洲央行“发挥更大作用”的立场。因此,从本质上说,此次峰会讨论的是默克尔为拯救欧洲开出的“药方”。

  默克尔的这个“药方”能否管用?能否为所有欧盟成员国接受?

  欧债危机的“病症”是:一些欧元区国家面临高额的主权债务,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不得已的紧缩措施又造成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和福利下降。然而,其“病根”在于:几十年来一些国家一直“借债度日”,并以此建立了一整套让全世界羡慕、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洲各国又竞相出台“经济刺激计划”,造成一些政府债台高筑,结果危机最先从经济薄弱的南欧国家爆发,一发而不可收。

  默克尔的“药方”立足于“治本”。其核心是:一要将财政赤字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这一“黄金法则”写入各国宪法,违背者将被自动处罚;二是将欧元区永久性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提前于2012年启动,而实施金融救助决策方式从“全体通过”变为“超级多数原则”(即85%成员国同意)。

  出发点虽好,但这个“药方”却不能立即见效。欧债危机到了危急关头,时不待人。12月5日,标准普尔将15个欧盟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列入“前景展望负面”的观察名单,包括处于3A级的德国和法国。因此,市场希望立即有“猛药”出炉。

  发行欧洲债券和欧洲央行出手救市具有“立竿见影”的方法,但其风险和长远后果目前还很难说。其一、发行欧洲债券主要靠德国的信用支撑,有点类似于“吃大户”;其二、欧洲央行购买成员国债券本质上是“印钞票”,经历过一战后恶性通货膨胀的德国对此倍加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松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默克尔的“药方”是力图将的“德国模式”推广到整个欧元区。长期以来,欧洲内部一直有社会发展模式之争。德国统一后其经济曾一度低迷,2002年美国《新闻周刊》还把德国称为“欧洲病夫”。其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对劳动力市场、福利制度、经济结构等进行“痛苦的、大刀阔斧的改革”,默克尔上台后也“萧规曹随”,使得德国经济在欧洲“一枝独秀”。财政上,德国2009年将政府财政赤字上限载入宪法修正案。

  俗话说,“橘生淮北则为枳”。“德国模式”不一定在欧洲各国都适用。欧洲一些国家的确想效仿德国的一些做法,比如西班牙、奥地利、波兰都修宪,将财政赤字上限做硬性规定。但是,与德国相比,南欧一些国家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需要提升。因此,只有“节流”而没有“开源”,路不会走远。

  默克尔的“药方”意味着欧盟机构将在成员国财政问题上有更多发言权,这必然让一些成员国感到“不爽”。英国首相卡梅伦已经公开表示反对“将主权让渡到布鲁塞尔”,甚至威胁发动全民公决。因此,这个“药方”很有可能先在欧元区内施行,欧盟不得不再次面临“双速欧洲”的尴尬。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欧洲一体化之路一直充满探索,默克尔的“药方”也许就是其中又一次努力。欧洲共荣一直是欧洲人的理想,欧洲一体化是欧洲人的最大公约数。在欧债危机的紧急关头,克罗地亚依然将在此次峰会上签署入盟协议,这也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