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鄂尔多斯VS温州:民间资金与买房故事的异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00: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赵晖

  如果温州炒房团到鄂尔多斯去炒房,估计最终也会折戟而归。

  在鄂尔多斯这个人均拥有三四套房产,且基本手握房产不流通的城市,温州炒房团的成员们,就算以再低的价格买入再多的房子,面对这个几乎没有二手房成交的市场,也只能看着手中的房子不断升值而难以套现吧。

  鄂尔多斯和温州,两个藏富于民的城市,城市里的人们都喜欢买房,也喜欢民间融资。

  但是,这只是两个城市停留于表面的共同点。当记者走进这两个城市,发现的,更多的是两个城市的不同点。

  鄂尔多斯最大的一起民间借贷案,就是苏叶女案,调查专案组透露,截至目前,苏叶女案报案人数为351人,并且有部分报案人为外地人,而且相当一部分报案人还有融资下线。

  据专案组初步统计,该案融资本息合计约10亿元,因这一数字超过此前的石小红案7.4亿元的融资额和今年中秋事发的中富房地产案例,被外界视为“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第一案”。

  在民间借贷这个领域,通常都是“巾帼不让须眉”,比较出名的例子还有来自浙江的东阳富姐吴英,涉案7.7亿元。

  “鄂尔多斯和温州相同的是,都是通过一个类似‘会头’的人来收集下线,所不同的是,鄂尔多斯的下线人数要更多一点,单个金额可能并没有这么多。”在鄂尔多斯待了多年的温州商人施展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跟苏叶女的351人相比,吴英的下线并不多,只有11人,但下线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下下线”,比如一个叫“林卫平”的下线,背后可能有无数的“下下线”。

  这或者更多地表明,鄂尔多斯的借贷,更多体现在熟人社会,只是在一个圈子里通行这样的法则。

  不仅如此,鄂尔多斯在民间借贷的抗风险性要远远高于温州。内蒙古大学的一份调研显示,50%的鄂尔多斯城镇居民都参与到了放贷与借贷的资本活动中。

  尽管都有全民放贷的习惯,鄂尔多斯的60万人口和温州的900万人口相比,后者基数庞大,风险性当然更大。

  双方更大的区别还在于资金的投向,《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显示,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借贷,而非传统的银行。

  到2010年底,鄂尔多斯全市房地产企业多达442家,几乎每一个能源企业均有房地产开发业务,而煤矿,则是支撑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的最重要也几乎是唯一的动力源。

  实际上,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资金,都有较为明确的去向,比如煤矿,或者房地产,这是目前为止投资最多的两个行业。

  “但温州钱借出去根本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也几乎没有人会去问,你拿这个钱是去干什么?”施展博表示,对温州人来说,钱为了生钱,只会问,月息是多少,大概多久会还钱。

  不仅如此,双方在风险控制能力上,鄂尔多斯要远胜一筹,大部分的鄂尔多斯人放贷,如果有100万的闲钱,估计最多只会借出80万,这是玩这个游戏的底线,一定还要留足余钱,鄂尔多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副总,在苏叶女借贷风波中,投入了大约4000万元,“一定还有其他的钱可以维系。”他这样告诉记者,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本金,也有一些是亲戚朋友的,这样的熟人社会,关系就来得较为简单。

  不仅如此,在炒房这件事情上,温州人和鄂尔多斯人同样有着不同的做派。“鄂尔多斯人不会去联手炒楼,或者几个人买下一栋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地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王晓东表示,鄂尔多斯人都是个人炒房,不会集结成团。

  他们更不会不停地囤房、换房,许多鄂尔多斯人买房子,也不过都是买了几套,很少有听说买了十多套房子用来炒房的。

  这些或许是很多人认为,鄂尔多斯借贷,甚至房地产泡沫不会破灭的重要原因。

  此前,鄂尔多斯政府还成立了名为“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办公室”的机构,专门办理非法吸收民间借贷的案件。

  政府的另一个举措是,对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者进行监控,防止其外逃。同时将抗风险能力一般的融资大户列入重点监控,并对其提出警告,要求其缩小融资额度和规模。

  这就是“鄂尔多斯模式”的不一样之处,撤盟建市不过十周年的这座新城,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并不是一起多米诺骨牌坍塌式的危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