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融机构助力首都影视业迅速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08:19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吴进宇 通讯员 魏海滨 童怡华

  本报讯 记者吴进宇 通讯员魏海滨 童怡华报道 记者从人行营管部了解到,据该部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影视正在成为首都文化产业中的支柱性行业,首都金融机构在服务影视企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

  首先是观念创新,将金融服务大胆推向影视行业。部分银行作为文化产业试点银行,以影视行业作为进军和拓展文化产业的起点和突破口,通过细分市场,发掘和培养优质合作客户。截至2011年10月末,北京市中资银行广播电影电视行业贷款余额已达85.2亿元,《第一书记》、《唐山大地震》、《借枪》等一大批知名影视作品背后都有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持。

  二是机制创新,打造适合影视行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评估方式创新,着重把握影视企业自身的经营资质、运作能力、产品销售渠道、拍片及盈利记录、专业团队情况,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水平。风险管理方式创新,有效控制企业现金流和核心资产,对账户进行封闭式管理,要求企业在银行开立剧组账户,匹配新剧拍摄进度发放贷款,与影视公司、院线签订票房回款监管协议,要求当影片播映形成票房收入后,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审批流程创新,将中小型影视企业纳入中小企业绿色审批通道,通过下发权限、网上审批、前置风险管理环节、授信调查与授信分析同时进行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

  三是产品创新,积极满足不同客户融资需求。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2010年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在优化原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智权融资业务——“智融通”和影视版权供应链融资模式——“视融通”。探索多个项目组合贷款形式,为有效规避影视作品文化创意差异较大、可比性不强、单一作品难以准确判断销售结果的风险,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银行探索多部影片打包贷款的新产品。

  四是组织创新,打造影视金融专业支行和专家队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0月末,北京市各银行自主设立或认定的文化金融特色支行、专营机构已经近30家,专门针对影视行业建立信贷团队,优化授信审批机制和奖励考核机制。

  五是渠道创新,影视企业融资方式进一步丰富。2009年以来,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多家影视公司先后通过国内资本市场合计IPO融资10亿元;2009年末,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为6家电视剧制作企业推出“北京文化”——文化创意企业集合融资信托计划,发行额度2200万元。

  针对金融支持影视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关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加强版权保护及评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版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质权处置周转金制度,探索将版权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的切实可行途径和方式。二是进一步加快影视企业体制改革及集聚区建设。三是加快文化金融人才培养和特色支行建设。四是针对电影和电视行业不同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金融服务。五是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进行融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