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下降大于预期 市场激辩经济增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1:12 来源: 中国经营报刘晓午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11月经济数据密集发布。
面对快速下滑的价格及总需求回落,中国经济再次走到政策抉择十字路口。宏观调控是放松还是继续紧缩,各界仍然争论不一。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下降通道,未来唯有靠扩大内需才能使中国经济再度回到高速增长轨道。
经济增长进入下降通道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大幅回落1.3个百分点,不仅创下今年最低点,而且是2011年该数据首次回落至5%以内。
对于大幅回落原因,国家统计局给出了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11月份翘尾影响大幅减少;二是11月份蔬菜、肉禽等食品价格环比回落,由此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了0.25个百分点。
可以说,11月 CPI 下降速度之快高于市场普遍的预期,从7月开始,CPI 数值从7月份最高的6.5%向下,持续下滑至11月的4.2%,进入典型的下降通道。
“尽管中国结构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周期性的通胀正在缓慢见底之中”,瑞银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蒲永灏说。
鉴于12月CPI翘尾因素进一步从11月的0.5%降至0,接受《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今年12月的CPI或许会跳降至4%以下,通胀风险已经显著化解。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微博)预测,12月CPI破“四”是毫无悬念的,因为翘尾因素将消失,食品价格将继续环比回落0.1%。
与此同时,PPI数据更是一落千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PI按年升幅仅为2.7%,创下2009年12月以来新低,并先于CPI降至临界点3%以下。国家统计局表示,PPI同比涨幅比10月份的同比涨幅分别回落2.3个百分点,一是因为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翘尾影响大幅减少;二是因为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国内需求放缓,导致市场价格环比下降。
经济学家们并未陶醉于通胀快速下滑的新气象中,恰恰相反,快速下滑的两大物价指数加剧了他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微博)分析,11月CPI和PPI下降的很快,表明通胀已不再是主要风险。价格回落如此之快也说明经济降温或许在加速,11月的PMI也显示新订单下的较快,预示明年1季度GDP有可能下滑到8%以下。加上外需和房地产会持续降温,增长下滑成为首要风险。
更不容乐观的是,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外需形势更加严峻,联合国(微博)12月1日发布报告说,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再次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大,明年将是世界经济继续低速增长或重新陷入衰退的关键一年。12月8日晚间消息,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这显示了欧洲经济的疲弱状态。
伴随CPI和PPI的快速回落,我国11月工业增加值也延续了近四个月来连续回落的态势,并在今年首次回落至13%以下,增长12.4%,比10月份大幅回落0.8个百分点。
而固定投资增长的脚步也在放慢,2011年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增速较前10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11月当月增长21.2%。
蒲永灏指出,毫无疑问,中国房地产调控将会拖累经济增长,削弱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三分之一,因为钢铁、水泥和家电等行业的发展都会由于房地产增长的放缓而减退。
明后年经济继续减速
短期需求风险背后,中国经济列车正在进入减速区间,中长期增长率开始下滑。很多经济学家都在提示这一事实或许在2012年就会显性化,这一调整并未像周期性回落那么简单,更具有中长期的趋势性回落性质。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明年经济增速将放慢至8%,2013年下降至7%。如果政策调整不当,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长期处于低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也断言,在今后几年,最多3~5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将是一个大概事件。
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最主要的依据来源于三驾马车的疲态。出口萎靡、投资需求回落以及消费难以获得支撑点将共同炙烤2012年乃至更久以后的中国经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虽然感恩节、圣诞节的节日效应会促使对美出口有小幅反弹,但是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各国的经济基本面趋于恶化,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将继续走弱。
他还称,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将一定程度地抑制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出口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进口需求,对于中国出口亦是利空。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在7日也直言,明年的欧美市场不会有根本性好转,中国明年出口形势严峻。
在外需偏冷的情况下,深陷结构调整泥沼的投资与消费这两驾内需马车也很难支撑起中国经济年度超过9%的增长。
伴随四万亿投资逐渐退潮,“铁公基”正成为投资下滑的先行指标。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交通运输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下降到了8.7%,去年同期为10.5%,言外之意便是,交通运输这一个部门,对固定投资增速的“贡献”,接近负2个百分点。
“我们的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空间,但是要支持像过去那么高的增长速度的空间已经相对收缩了”,刘世锦如是认为。
王建则更喜欢用数据阐明这个问题,他说,投资需求更多要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这一指标,今年前10个月这一指标的增长率是19.8%,而去年前10个月的增长率是25.7%,下降了5.9个百分点,而且去年前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3%,今年是6.8%,所以去年的实际存量投资增长率是22%,今年就是12.2%,今年前10个月实际投资增长率比去年同期收缩了将近10个百分点。
投资需求在产能过剩的挤压下难以释放时,扩大内需这一贯穿“十二五”期间的主题将更多的指向拉动消费,但这却说易行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判断,今年消费将在实际收入增速回落,消费性刺激政策效应回落、汽车与房地产类消费下滑的引领下大幅度回落,消费升级与消费加速没有出现。
他解释原因时指出,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速与名义增速不足以支撑消费提速,特别是占消费主体的城镇居民收入出现明显下降,导致城市消费增速回落。
大规模刺激政策不会再现
在11月数据出台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2月12日召开,不仅仅是决策层,官方与民间研究机构都在忙不迭地会诊中国经济,2012年决策层最大的考验来自宏观调控如何兼顾短期与长期经济风险。
11月30日,央行突然三年内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被视为是政策放松的显著信号。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回到8%左右,但类似2008年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几乎已不可能,王建分析说,2009年以来中国的刺激计划,是在已经严重过剩的基础上继续刺激供给增长,而基本上没有通过调整释放出已经被长期压抑的国内需求,这就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会再度向下的本质原因。
他认为,下一次中国再度走出低谷,一定不是靠继续扩张供给,而是从分配关系和城市化这两个角度入手,释放出中国的内需,从而使中国经济再度回到高速增长轨道。
相比争论较多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腾挪空间更大,刘元春建议,应及时出台以减税、增加支出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调结构”与“稳增长”之间寻找契合点。
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变化或将主要体现在“花钱”对象的变化上,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认为,要进一步把政府资源投向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注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而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计,2012年中国通胀率将会低于今年,估计CPI同比将上涨4.6%,弱于今年的5.5%。
作为发布人之一,李雪松表示,明年中国应抓住通胀压力趋缓的机遇,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欧美需求降低,中国的出口形势在今年末以及明年初均十分严峻,经济增长还需要靠消费,比如工资上涨、建立经济适用房等,让居民用于消费的钱增加,以此刺激内需。”蒲永灏说。
结合“十二五”发展主题与明年经济走势,刘元春认为,消费战略的定位应当以“传统的低端扶贫的消费刺激”与“中高端的消费启动”为核心。他还特别指出,系统性的初次收入分配改革是期间的牛鼻子工程。
谈及事关宏观经济大局的房地产调控,刘元春表示,宏观经济相对平稳运行的需求以及9%的经济增长的社会约束线,将迫使政府在房地产价格下降幅度接近20%时调整房地产政策,明年三季度可能出现房地产政策转向。
“2012年二季度地方政府可能采取松动政策,三季度中央政府可能逐步放松‘限贷’,然后放松‘限购’。”刘元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