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海四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1:12 来源: 中国经营报李蕾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上日程,围海造地、产业同构、陆海统筹不明确、宏观调控缺乏有力抓手,四大问题亟须解决
编者按/
近期,“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2011厦门国际海洋周”、“ 2011中国海洋经济峰会”等涉海会议密集召开,海洋与海洋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被提上议事日程。此前,国务院已相继将10个沿海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今年3月,“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并将其作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被正式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海洋经济发展为何热度如此之高?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又面临着哪些问题?下一步该如何从全局的高度来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本报今日详解上述问题。
日前,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和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在京召开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上报稿)》(以下称《规划》)专家评审会。据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相关人士透露,通过评审的《规划》已向国务院报批,届时将择机对外公布。《中国经营报》记者还独家获悉,国家正在抓紧组织编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上述发改委人士透露,《规划》是对此前公布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细化,内容体系上则将更为完善和全面。该《规划》具体包括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综合管理、海洋法律法规、海洋经济调控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三个海洋经济试点省的情况,所有涉海地区和部门的统筹协调都有涉及。”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虽然是指导性的,但由于是国家层面的规划,出台后的受重视程度将不言而喻。
尽管国家对海洋经济备受重视,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海洋经济的发展仍要过四道“坎”:围海造地、产业同构、陆海统筹不明确、宏观调控缺乏有力抓手是目前存在的四大问题。
向海而兴
随着《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传统经济区在内,“我国已形成了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何广顺此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在国家“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东部11个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海洋经济确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如今,中国对外贸易的90%都是经由海上运输,中国商船队的航迹也已遍布世界1200多个港口。此外,中国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不仅连续八年排名世界第一,去年还晋升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来自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万亿元,是1978年的600多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8.7%提高到9.7%,创造就业岗位达3350多万个。
然而,随着国内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陆地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矛盾日益凸显,“而发展海洋经济将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何广顺认为,海洋将成为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的最重要基地,而海洋经济则为沿海省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组数据或许更能体现海洋所蕴藏的潜力。据统计,目前我国海产品产出蛋白质410万吨,占全国肉蛋产出蛋白质的36%,海洋石油资源探明储量约246亿吨,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约16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和30%。
四大问题
作为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宝库与战略空间,海洋将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海洋经济发展中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近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在一次论坛上指出随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海洋经济加快技术改造、开拓市场空间和实现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中国海洋经济的粗放式增长特征依然突出,海洋产业同构、布局趋同和低质化等问题明显。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河北唐山曹妃甸将建设以钢铁、石化为主的新工业区,黄骅港将建设大型石化基地,辽宁营口鲅鱼圈将建设新的钢铁基地,盘锦将建设大型的石油化工基地,天津的滨海化工区、临港产业区也将加快石化、钢铁基地建设。”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有关人士表示,照此发展下去,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在所难免。
而受科技成果转化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尽管近些年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增速明显,但规模仍然不大。2010年,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电力三个海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海洋生产总值的0.7%。
“发达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左右,中国仅有30%。”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今年上半年表示,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够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说明中国的海洋经济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粗放阶段。
何广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形成等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与目前科技转化与服务平台的不够完善有关,此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而在关键领域、前沿领域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也是制约海洋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临海(港)工业和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亦不容忽视。与上述产业同质化现象相关,随着近年来沿海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陆续实施,中国重化工项目向滨海集聚的趋势明显加快,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重化工、电力工业、钢铁等产业“遍地开花”,占用海岸线和海域资源的程度也随之加深。
统计显示,全国围海造地面积正以年均36.4%的增速扩大。不仅如此,眼下围海造地方式也较为初级,沿海近岸开发呈现明显的过度状态,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已超过近海的1/3,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等典型生态环境丧失或改变问题愈加突出。
事实上,除上述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外,眼下,由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上执法等部门的职能交叉较大,及陆海统筹发展路径的尚不明确,也影响了海洋经济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可发挥的空间。
前述国家发改委人士表示,因目前对海洋经济运行状况与运行规律缺乏全面系统的掌握与深入细致的分析,且对海洋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控和评估能力尚不能满足海洋经济管理的需要,导致国家缺乏对海洋经济宏观调控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