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服务国内企业“走出去” 中国银行业登上国际舞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05:27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戴磊

  11月8日在英国、18日在美国旧金山、2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2011年年末,20天时间内,交通银行3家海外分行相继开业。

  过去的一两年里,中资银行海外机构如此密集开业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今年1月18日起的一周时间内,中国工商银行位于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米兰和西班牙马德里的5家分行相继开张营业。

  不只是交行和工行,在这轮扬帆出海的浪潮中,整个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近期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局势持续动荡。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中资银行不断实施海外扩张,大批各类分支机构建立。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只是中资银行“走出去”的外部条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的大背景下,我们或许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银行业国际化的内在原因。

  服务企业“走出去”——银行出海的原动力

  2004年,联想出资12.5亿美元收购美国IBM公司的PC业务。借助这次跨国收购,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排名由第九位升至第三位。

  2010年,吉利汽车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手中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公司,获得其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这家老牌“瑞典制造”打上了中国烙印。

  10年时光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就是在这10年里,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中国不但实现了自身经济的高速增长,还加快了融入世界、投资海外的步伐。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已经达到了688.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7%。在这一年里,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是2002年的25.5倍。而截至2011年9月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3617.8亿美元,无悬念领跑发展中国家。

  伴随着实体经济“走出去”,大批跨国公司涌现,现已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客户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交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一是境外融资的需求;二是资金结算便利的需求;三是境内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需求;四是降低经营成本的需求;五是规避投资风险、理财增值的需求。

  在境外,中资机构和当地金融机构互不熟悉;相比之下,众多外向型企业更希望来自国内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其国际化发展需要。从个人客户需求看,国内居民跨币种、跨国境的金融服务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海外华人回国投资理财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需求决定供给。正是为了满足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中资银行纷纷扬帆起航,进军海外。

  交行董事长胡怀邦这样总结:交行现在的海外发展战略是“跟随战略”,即中资企业发展到哪里,我们服务到哪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服务。

  在10年前,谈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时,遍地只有“狼来了”的惊呼,人们普遍担心,以往坏账累累、又未完成股改上市工作的中资银行无力抵御外资银行的冲击。别人“走进来”尚且招架不住,自己还想奢望“走出去”?

  10年巨变,完成股份制改造后的中国银行业显示出勃勃生机,到2011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达到107万亿元,是10年前的6倍多,多家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世界名列前茅。这也使得银行业追随其他行业“走出去”成为了可能。

  独立设点和收购并举——中资银行的扩张之路

  来自银监会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6月末,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共设有97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收购(或参股)了16家境外机构。

  在这些境外机构中,大部分是中资银行独立开办,但最近几年,通过并购直接进入当地市场的案例也在增多。

  中国银行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多年以来,该行一直在完善海外网络,在多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截至2010年末,其海外网点已覆盖34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达984家。就在最近,该行又在日本神户、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了分行。

  而在并购方面,工行则是表现最为积极的中资银行。自2007年9月28日收购印尼Halim银行90%股份开始,该行又先后收购了澳门诚兴银行、南非标准银行、加拿大东亚银行、泰国ACL银行等的股份。今年8月,工行再次通过并购,获得阿根廷标准银行以及两家关联公司80%的股权,打开了通往南美市场的大门。

  并购之外,工行的机构增设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到今年的三季度末,工行已经在30多个国家设立了234家境外机构,在全球主要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都有了工行的机构。

  建行方面,今年以来,该行台北代表处和莫斯科代表处相继开业,到今年上半年,其海外机构已覆盖到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24小时不间断服务能力和基本服务架构已初步形成。

  正在推行“两化一行”蓝图的交行将国际化视作一项重要战略,该行同样提出,会通过并购、战略联盟、开设独立分支机构等手段拓展海外市场。该行表示,如有合适的并购目标,交行会积极进行研究。目前,交行拥有11家海外分行及子行。

  日益发达的银行网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国际业务——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

  最新消息显示,开业仅半年多的工行欧洲5国分行全部实现盈利,创下了全球范围内商业银行境外新设机构实现盈利速度的又一纪录。

  经过几年的经营,中国银行海外机构日渐成熟,国际业务盈利能力正在显现。

  据工行介绍,新开业的分行依托中欧之间稳步发展的经贸关系,积极与境内机构和其他境外分支机构开展业务联动,为中欧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欧洲5国分行坚持走本地化经营道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拓展各项业务,自身发展能力大大增强。如该行荷兰阿姆斯特丹分行在开业以来短短5个月时间内,公司客户存款余额已达2.5亿美元,有效提升了资金自给能力。从全球范围看,截至9月末,该行境外机构的总资产已达1227.4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实现税前利润7.8亿美元,同比增长38.7%,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中资银行里出海最早的中行则正试图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加快全球布局,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持续推进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继续保持国际化领先优势。截至6月底,中行海外存、贷款总额分别达到2022.29亿美元和1783.12亿美元,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6.78%和30.92%。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实现非利息收入27.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13%。

  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历史机遇也成为了国内银行的重大机遇,在这一项业务上,中行的表现尤为抢眼。2011年前三季度,中行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过5300亿元,是2010年全年结算量的3.2倍,市场份额约30%,涉及海外客户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行海外机构中有24家已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结算量7700多亿元,相当于2010年全年业务量的3.5倍。

  交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也有不俗表现。截至2011年三季度,该行境内分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累计金额达1278亿元,同比增长362%;海外分行此项业务累计金额也达到了1160亿元。截至2011年9月末,交行海外行资产规模达到3339.9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9.24%,大幅超过集团总资产增幅28.8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海外行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0.54%。

  全球现金管理、支持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中资银行的国际业务正在多个领域阔步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中国银行成为了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中唯一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银行。所谓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指在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具有全球性特征的金融机构。中行的入选,既是对该行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的认可,更是对中国近年来金融改革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

  一般认为,海外利润占比15%以上,可称为国际银行;达到30%以上,可称为全球银行。在中国,唯有中行的海外利润占比能达到20%,其他银行连10%都不到。尽管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成绩斐然,但必须看到的是,中资银行的国际化道路才刚刚起步。

  中资企业的贸易、投资全球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道路也要与之相适应,循序渐进。“十二五”规划中一方面强调了继续实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首次提出要逐步发展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从内部动力到外部环境,都对中资银行“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间,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有了扬帆出海的资本;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还看下一个十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