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士曼柯达公司:可复制的失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16:58 来源: 《中外管理》柯达:可复制的失败?
文 / 本刊评论员 诸葛晓岚
一个榜样即将倒下,中国企业除了扼腕叹息与遥寄哀思,还能从暮年的柯达身上学到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从复制其成功的憧憬中走出来,避免复制其失败?
五天之内,柯达公司的股价从狂泻50%到暴涨70%。对于一家有着超过130年历史的企业,意味着什么?
事情起因于9月30日有媒体称柯达公司正在考虑提交破产保护申请。该消息导致柯达股价在当天遭腰斩。而10月3日,伊士曼柯达公司发表声明称,公司没有提交破产保护的计划——这一消息带动其股价周一收盘大涨超过70%。
这一次柯达的传言不再是分拆、专利官司或者战略转型之类不痛不痒的事情,而是直面企业生死的破产问题。虽然否认了传言,但已入暮年的昔日巨无霸此时状况却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股价自1999年2月达到80美元之后,更是持续下跌,目前价值已经下降了99%。
柯达最终还是没能在夕阳产业中找到焕发第二春的理由,宣布自己的“死刑”只是时间问题。一个榜样即将倒下,中国企业除了扼腕叹息与遥寄哀思,还能从暮年的柯达身上学到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从复制其成功的憧憬中走出来,避免复制其失败?
有限度的执着
对柯达而言,可谓成也执着、败也执着。曾将柯达送上辉煌顶端的胶卷业务,目前却成为柯达最大的拖累。
市场化以来的中国企业,正面临转型关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转变的不仅仅只是技术,更包含深层次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与运营策略。其实,追溯柯达的历史,虽然2003年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但如果战略得当,仍有可能挽回败局。但一度,柯达的10位高管中,只有3位出自电子专业,另7名全是化学专业背景。特别是在市场应用和保持领先地位方面,更是“坚定不移”地用传统的制造思维指导数码影像产业拓展,是标准的“门外汉”行径,自然会遭遇重重阻力。
以此为镜,中国企业这一轮的转型,应当而且必须是一场从理念变革出发的彻底革命,倘若继续用前20年的思路指导新20年的企业管理,结果亦将如今日之柯达。
亡羊补牢不如另辟蹊径
柯达公司作为百年老店,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破产传言前夕,柯达CEO彭安东宣布预备售出1100项专利,这些专利可为柯达公司带来逾20亿美元的收入。
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去7年中,不肯放弃胶片业务的柯达有6年亏损。2010年柯达财报显示,持续经营业务亏损5800万美元。甚至,并不亮丽的财务报表中,柯达营收的主要来源竟仍然是专利诉讼。
如今,柯达公司所押宝的数码业务转型面临内忧外患。内部缺乏核心技术,外部面临激烈竞争,富士、索尼、惠普、佳能、爱普生等国际大公司在数字相机、可拍照手机、数字冲印、数字打印机等各个细分市场均对柯达构成致命威胁。亡羊补牢,显然对于柯达并非智慧的选择。
大胆的假设一下,如果柯达放弃注定劳而无功的影像市场,转型成为一家提供专利的服务型研究机构,是否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凭借柯达在这一领域中至高无上的品牌优势与独一无二的人才资本,或许其重返巅峰的难度,会比在影像产业的红海中搏杀小得多。
巨人转身并非易事,但如IBM那样从制造转向服务的大象舞步并非所有企业都擅长,像柯达一样亡羊补牢者并不在少数。而在全新的市场经济中,这些企业如何选择未来之路,将成为他们最根本的战略问题。管理
责任编辑:焦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