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腾驹达猎头董事长 微博猎头是由我开始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17:57 来源: 《中外管理》

  微博(http://weibo.com)猎头,是由我开始的

  文 / 景素奇

  北京腾驹达猎头董事长

  只要写得好,就一定获认可

  2006年前后我就知道微博——美国的Twitter,中文译作“推特”。有朋友讲,这个东东对寻访高级人才非常有帮助,做猎头最关键的是寻访到合适人才,所以,我对此念念不忘。但由于技术障碍和语言的限制,拜访推特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2009年,新浪微博开通了,我成为最早一批用户。和许多人一样,从起初的不在意,到逐渐开始重视,直到现在,发微博已经成了我打开电脑后第一件必做的事。

  感谢叫@麦田(现在好像改了名字),起初,我没有粉丝,转发评论很少,但那时麦田的粉丝量已经过万,他帮我主动转发,说我的微博内容靠谱,对职场人有帮助,推荐大家看看。这一转发不要紧,粉丝量一天陡增好几百,才知道在微博上只要写得好,一定会有人认可。结果一下子来了兴趣,从此开始奋笔。

  从微博上冒出的人才

  待粉丝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就开始推广公司的业务了,第一个与此有关的微博是:“请帮忙推荐人力资源总监:年龄33~37岁,全日制本科,有知名企业经历,工作地点:北京,年薪60万元。”此时,是我正式写微博的第10天。

  起初效果似乎并不好,但很快惊喜就来了。两周之后,一位很不错的人力资源总监,通过私信进入我的视野。从简历看,学历、经历、业绩都不错,同时应该是位有追求和相对谨慎,且思维和精神层面较高的一位候选人。而他的微博此时更成为我更深一步了解他的最好渠道。在这个万能平台上,他的个人简介、博文内容,以及他关注和关注他的人,他感兴趣的话题,乃至其个人价值取向都能方便地了解到。这也使得我通过他简历的判断得到印证。不禁感叹,未见其人,却对人选背景有了全面了解,这是传统方法找寻人才所无法比拟的。要知道,如果没有微博,要了解一个人可是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

  继续私信传递了联系方式后,我们的交流开始由线上转到线下。在一个多小时的通话后,我对他的职业诉求有了更深地了解,更加确定,此人相当靠谱。此后进展愈发神速,第二天,他中意且对他有意向的客户就给了明确反馈,就连面谈的时间和地点都约好了。

  比约定时间提前一天,这位候选人赶到北京,参加了每周四晚的@奇正管理沙龙,发言十分精彩,思维缜密,语言表达流畅简洁、言之有物,足见其见识及职业化水准。我不由得心中暗喜。

  沙龙结束后,我俩又在一家茶社长谈到凌晨1点,除了进一步系统完整沟通、全面了解外,又认真地给他介绍了客户的情况,同时帮他进行了面试前的辅导。第二天上午面试,候选人连过四关,下午三点多,候选人和客户都反馈了信息:OK了,剩下的就是Offer谈判了。

  早先听说推特,就是因为它在猎头行业应用得最好,没想到我正式写微博后一个月就见到了成效,效率实在是高。从认识候选人到双方面谈、确定意向,只用了不到3天。当然,在后来逐步对微博的应用更加熟练,发现微博对寻访人才更多更全面的价值。如今,在微博上发布高端猎头职位,已经成了我的惯用招数,效果非常好。

  没想到,“微博猎头”是由我开始的。管理

  责任编辑:晓 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