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品的“智商”有标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03:57 来源: 经济日报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各类智能产品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智能产品的“智商”如何测定?消费者购买智能产品时,怎么判断谁家的产品更“聪明”?在智能化技术规范制定工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对智能产品的标准制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虽然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很多产品都冠以智能的名义,但许多商家声称的智能产品其实并不具备真正的人工智能。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产品呢?
“人工智能产品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前理事长钟义信说,“智能产品与自动化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智能产品能自主学习而非仅仅执行程序。”他还建议在智能产品的标准中引导智能产品追求更高性价比和更友好用户体验,并体现环保方面的智能。
钟义信建议在标准中设置学习能力、功能价格比、节能减排、用户友好这四个一级指标,按“加权平均”计算并评价智能产品的等级水平。“四个参数的权重分配需要具体研究,按照‘积极推动,有序引导’的思路对这四个指标进行适当分级。比如分成预备级、初级、中级、高级。”
设计“预备级”的意义在于,可以把那些具备智能产品潜力的准智能产品囊括进来。事实上,今天提交讨论的《智能产品的智能化技术通则(征求意见稿)》中的“智能产品的系统结构”部分,就是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产物。
“许多信息化、自动化产品虽然还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产品,却具备可提升为智能产品的系统结构。”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韩力群说,“这些具备升级条件的产品是预备级、初级阶段的智能产品,也是目前市场上智能商品的主流,将它们囊括进来,而不是用严格的人工智能定义将其排斥在外,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韩力群说:“评价一个智能产品的等级,需要确认被检产品采用了何种智能化技术,但并不是智能化技术的种类采用得越多产品等级就越高,采用智能化技术时,用得好胜过用得多。”
《智能产品的智能化技术通则》是为今后各类智能产品的标准定框架,可以说,这是标准的标准。不过,这并不是智能产品的第一个标准。
我国的智能产品标准化工作始于2006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的“智能产品标准化工作研讨会”。2007年立项、2011年上报待批的《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将成为我国第一个智能标准。该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由中国家电研究院和北京工商大学共同承担,海尔、西门子、美的、格力、松下、苏泊尔、九阳等许多知名家电企业都参与了此标准的研讨,在起草过程中得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大力支持。
“智能化技术是提高家电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全国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李一说,“因此对于智能家电的标准制定,厂家有积极性,消费者也有需求。”
各种行业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本来就是利益相关方互相协调的产物,因此立项程序会比较繁琐,制定周期也会比较长,国际标准尤其如此。而目前我国的一流企业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对国际标准的制定也都非常有兴趣。
“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就是前沿研究的热点,国际上也没有同类标准可供参考。”韩力群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两个技术通则的制定是自主创新的产物,对于我们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大有好处。”
李一介绍说,在去年10月举行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上,中国提出的家电智能移动平台性能测试方法的提案,就得到了国际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会议决定由中国负责该提案NP草案的编写。现在我们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方案,明年4月将在国际会议上正式提交NP草案。”
那么,提供智能产品的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的制定又有什么期待呢?
句酷批改网是一家提供在线批改英语作文的人工智能服务的网站,其首席运营官郭永生说:“我们希望标准的可执行性强,这对于企业来讲将会有更好更明确的指导作用。”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监管,以及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需要明确智能产品的界定与评价标准问题。从长远看,智能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的战略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