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炮轰欧盟峰会成果 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远未消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07:23 来源: 金融时报记者 张环
欧盟峰会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体现了各国在政治意愿上的高度统一,但这仅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方向性、宏观性的会议成果离不开诸多技术性细节的支持,而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评级机构正是抓住这一“漏洞”加以抨击,这并不令人意外。不过,在欧债危机防火墙尚未完全建立以前,负面攻击引发的资本市场动荡仍将持续。
12月12日,穆迪、惠誉两大国际评级机构联手炮轰欧盟峰会的会议成果,并以重估该地区主权信用评级相威胁,导致欧盟峰会给市场带来的短暂“太平”烟消云散,欧洲大陆再次阴云密布。在负面舆论的“狂轰滥炸”下,投资者重燃对欧洲紧张局势的疑虑,加之英特尔大幅下调四季度收入进一步打击市场人气,欧美股市均难逃厄运,纷纷掉头下行,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跟风下挫,意大利、西班牙两国国债收益率双双高升,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惨淡。
13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的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认为,欧盟峰会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体现了各国在政治意愿上的高度统一,总的信号是积极的,但这仅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远水”难解“近渴”,方向性、宏观性的会议成果离不开诸多技术性细节的支持,而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评级机构正是抓住这一“漏洞”加以抨击,这并不令人意外。不过,“病去如抽丝”,在欧债危机防火墙尚未完全建立以前,负面攻击引发的资本市场动荡仍将持续。
在欧盟峰会结束后不久,标准普尔率先发出警告,称可能下调15个欧元区国家评级,并表示在将这些国家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之后,伴随欧元区信贷条件的收紧,“系统性压力”正在累积。12日,穆迪在公布的《一周信用展望》报告中称欧盟峰会依然缺乏“决策性的整治措施”,维持上月对欧元区和欧盟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所作的判断,并将于明年一季度重新审查对欧盟成员国的评级。穆迪认为,已宣布的措施不能改变该机构过去认为危机正进入关键且易变阶段的判断,主权和银行债务市场正倾向于急性错位,政策制定者将发现控制局势将变得更为困难。当日惠誉也称,欧盟峰会根本没有提出“全面性的危机解决方案”,这加大了欧元区主权债务评级的短期风险,并且同此前会议一样,峰会达成的几项积极措施也面临着“执行风险”。惠誉预期,短期内整个欧洲地区将出现重大经济衰退,并预期2012年仅增长0.4%。
同日,标普首席经济学家希克斯也再度警告称,欧元区解决债务危机的时间正一点点耗尽。13日,穆迪宣布将萨瓦德尔银行等8家西班牙银行的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称疲软的经济给这些银行带来的压力加大,同时陷入困境的商业房地产市场也对这些银行构成风险。
丁纯告诉记者,这种由评级机构发起的密集型轰炸攻势,在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屡屡发生,作为他们的“惯用招数”已不足为奇。“不过,随后引发的欧美股市、贵金属和多种商品出现明显下跌,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以及美元上涨,显示出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远未消退,是在经历报复性反弹后的一个回归。”他进一步分析说,这也从客观上反映出仅靠一个宏大的政治意愿并不能在操作层面给予危机救助太多帮助,诸多细节性问题仍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从本次欧盟峰会成果来看,德国倡议的财政联盟雏形初现,然而走向真正的财政统一必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首先,财政统一是欧洲一体化更高层次的融合,势必需要让渡财政主权以及更长时间的协调方能逐渐完成。其次,由德国竭力推进的财政纪律依然面临各国财政实际状况参差不齐的巨大障碍,如果孤注一掷借助欧盟委员会逼迫南欧诸国达到紧缩要求,将为下一步行动计划埋下隐患。
不仅如此,有分析认为,此次欧盟峰会强调的重点依然偏离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流动性紧缩与经济增速面临大幅下滑的风险,这种忽略眼前障碍的“大跃进”行为必然成为外界攻击的“死穴”。除国际评级机构外,加入对欧盟峰会“声讨大军”的还有银行业人士、经济学家和财经评论人士。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沃尔夫冈·明肖撰文表示了对欧盟峰会的失望,称欧盟领导人应承认峰会失败。他在分析英国反对“修约”不利影响的同时,指出通过法律捷径成为财政联盟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投资者不再信任欧元区的危机管理、欧元区人民的团结、欧元区实行合理经济政策的能力,所以,欧盟不可能通过“耍花招”恢复失去的信心。他还表示,解决危机需要的财政联盟要有两手准备,短期是欧洲央行无限量支持主权债券市场,长期是推出欧元区债券。然而,12月9日的协议里既没有改动公约,也没有推动欧元区债券,更没有扩大救助基金规模和增加欧洲央行的支持。花旗银行信贷策略师汉斯·洛伦列举出欧盟峰会的八大遗留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健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规范,欧洲央行“最终贷款人”的角色定位,财政协议转移主权与各国宪法的冲突,ESM资金来源等。
丁纯认为,建立财政联盟的宏观框架也好,缓解流动性紧缩的燃眉之急也罢,从根本上讲,都是在朝着“欧洲一体化”这一终极目标不懈努力。然而“病去如抽丝”,这不仅需要政治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英明决策,也少不了市场投资者、欧洲央行、国际贷款方以及评级机构的共同协作。而对于硝烟弥漫的欧洲战场来说,是否能早日形成切实可行的政治安排,树立起一道坚实的危机“防火墙”,都将接受市场的考验。不过,鉴于近几日市场宽幅振荡的反应,投资者对欧洲国家政府、对债务危机前景的信心尚未恢复。而未来欧债危机形势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还有待市场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