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重庆万和拟IPO 连锁药店整合在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23:11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秦湘尧报道

  在历经8年公司化发展之后,重庆万和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万和)终将IPO战略提上了日程。

  “按照公司发展规划,万和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15年实现上市”,重庆万和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先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透露。

  从2003年第一家药店开业,到今天的拥有170多家直营门店,覆盖重庆主城9区及周边30多个郊县。重庆万和用8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年来,重庆万和一直蝉联中国药品连锁企业排行榜前列,并收获诸多荣誉。2009年初,重庆万和联合全国58家主要医药零售企业负责人共同发起并组建中国连锁药店委员会,唐先伟出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在2009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年终大会上发表个人演讲,赢得国内同行业者的普遍赞誉。

  就在记者采访前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二十一世纪药店》报及海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最高规格、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年度盛会——“2011中国药品零售业态信息发布会暨工商合作与发展对话”上,重庆万和董事长唐先伟当选为2011年度中国药品零售业十大经济人物。

  万和模式

  此前曾有一业内人士在重庆调研药品零售业现状,该人士将另一药店连锁企业与万和的经营业绩做了一个对比:2005年时,该药店的销售额8000多万元,重庆万和仅6000多万元;2006年,该药店做到9000多万元,万和已做到1亿元以上;2007年,当该药店做到1亿多元了,万和却已达到了1.8亿元,2010年,万和药房销售突破5亿元人民币。

  按照重庆万和的规划,到2015年,销售收入要达到10亿元,实现净利润6000万,从而实现IPO。

  事实上,在连锁药店竞争日趋白热化的重庆,重庆万和应该算是后起之秀,不过,与大多数药店不一样的是,重庆万和在重视专业化的同时,更始终强调以文化和服务来感染每一位顾客,其在业内早已是有口皆碑,被称为“万和模式”。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王秀模对记者分析,我们要用因果关系来看待万和的成长,骄人的业绩背后是有着大批固定的客户群的支持,那么能拥有大批和固定的客户群就必须有着贴心的服务,而贴心的服务来自于公司内部的管理与文化氛围,或许,正是这种文化,才是万和逆市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而这种模式是不易复制的。

  重庆市委统战部经济处处长王进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重庆万和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这种责任不仅体现在对企业员工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回报,万和的发展也正印证了他们以“万众知己,和而不同”为品牌的定位。

  万和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绍勇告诉记者,万和始终是以向大众提供意想不到的服务为导向,以继承和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大力传播医药卫生及养生文化知识,以星罗棋布的专业门店网络为优势,着力打造中国服务型专业化药房的典范。

  值得关注的是,万和药店多年来一直坚持推出“万和客情茶”,即在万和所有门店,顾客和来往路人都能免费喝到万和自己研制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养肝明目”茶,冬暖夏凉,八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万和药店总经理李汉辉透露,其实这个成本很高,但我们一直在坚持,为此,公司还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在外送茶水的员工有着严格的要求,并细化到了每一个细节。

  重庆市中小企业局一致力于研究企业文化的官员对记者表示,作为民营企业首先考虑的是效益和成本,出台一个方案一个活动很容易,但是最难的是怎么坚持下去,这也许就是万和成功的秘诀之一,总是让顾客感受到与其他企业不一样的“差异化”服务。

  公益至上

  唐先伟一多年的挚友告诉记者,实际上,早在1993年,唐先伟就开始了创业,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用5年的时间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997年开办了第一家医药零售企业,2003年正式成立重庆万和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经过不断发展,目前拥有4家全资公司。截至2010年,旗下重庆市万和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销售突破5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2000多人,多年来一直占据中国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前列。

  该人士透露,由于唐先伟出身于普通城镇家庭,十分理解基层民众的疾苦,创业以来一直热心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唐先伟已累计以个人及旗下企业的名义向社会捐赠款物420余万元,在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唐先伟先后两次带领公司志愿者赴灾区慰问群众、协助赈灾,现场捐献药品及现金56万余元;2009年初,唐先伟率领旗下企业联合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千人就业计划”,积极协助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下的严峻就业形势,帮助待就业民众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就在同一年,万和推出了“圆梦行动”,并资助10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2010年,万和再次投入巨资打造标准化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系统,协助重庆南岸区药监局开展“健康重庆·药监先行”大型公益活动,向重庆市慈善总会、市青少年基金、舟曲泥石流灾害和孤寡老人、社会困难群众等捐款捐物达99.4万元;2011年1月,在唐先伟的主导下,正式启动了“百万健康基金”大型活动,先后资助了无数贫困家庭。

  对于公益事业,唐先伟一直很低调,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企业应该做的。

  家文化 爱相随

  在万和,唐先伟一直提倡“家”文化,在办公室,有专门的区域存放免费的咖啡、果汁、茶叶等供员工品尝,努力营造一种“家”的氛围。

  唐先伟要求公司高层轮流迎送员工上下班;用优秀员工、医生、顾客、供应商等代表的照片制成文化墙,凡遇公司重要会议,全体参会人员向他们献上真心祝福;员工过生日时,公司送上生日蛋糕、贺卡、祝福信等慰问礼物,让员工真切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和温馨。

  众所周知,药店连锁企业是一个人员流动性比较频繁的地方,不过在万和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少,正是这种家文化的体现,不仅留住了员工,也留住了人才。

  唐先伟详细解释了万和“家”文化的精髓。其基本元素主要包括:“互助”、“创新”、“坚持”、“自我”。万和“家文化”彰显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互助”,各自为战的团队将是一盘散沙;没有“创新”,墨守成规的团队将是一群庸才的集合;没有“坚持”,意志脆弱的团队执行将大打折扣,成为败军的主儿;没有员工正确的“自我”,个性缺失的团队将是被禁锢的竹篓。

  唐先伟说:家文化其实就是爱文化,家文化的打造并非一夕之功,它应该从物质层(产品、办公环境、厂房绿化)、制度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精神层(价值观、经营理念等)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只有企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员工自然就能做到“以企业为家”。

  药店整合在即

  随着新医改进入深水区,零售终端和连锁业集中度呈现出不升反降的趋势,因准入门槛较低,药品零售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都打起了价格战和服务战,呈现出“两降一升”(价格下降、利润下降、成本上升)的局面,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几年,连锁药店业将面临重新洗牌和整合的格局。

  那么未来的竞争,除了市场规模,其人才、差异化服务是其中之一,有专家指出,目前连锁药企应该开始思索转型。

  “事实上,万和早已开始了布局”,万和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副总裁秦绍勇对记者表示,2010年,第一家中医馆“善和堂”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万和从一个零售企业开始进军中医药行业,根据一年多的发展,万和将于2012年新开两家善和堂中医馆。

  届时,万和将发展成集药品零售连锁、生产、批发、物流、传媒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并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立足西南市场面向布局,秦绍勇说。

  根据万和的五年规划显示,重庆万和将2011年定位了质量年,今年将重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商品管理体系,提高善和堂中医馆知名度,并完成善和堂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12年,万和将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信息化平台,新开两家善和堂中医馆,善和堂中药饮片生产基地新产品将上线,进行产品辐射,则成为信息年。

  到2013年万和将完成股份制改造,将进军电子商务,正式进行运营网上药房,并完成西南市场布局,由此定为形象年。

  2014年将引入合适券商,接受上市前辅导,定为管理年,将对现有门店进行形象改造,初步开发四川重点区域,完成全国核心连锁市场布局,提高系列产品在全国市场销售,预期将进入西南区域前四。重点选择川产地道药材,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按照GAP要求进行合作,着手构建产业链。

  2015年销售要突破10亿元,完成全国百强连锁布局,实现净利润6000万元,并成功IPO,按照唐先伟的说法,2015年将是万和最重要的一年,也因此定为核心竞争力年,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将由此形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