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业巴Ⅲ中国悬剑有望推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00:5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由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在追求高标准与支持实体经济的微妙权衡中,中国银行业监管接轨“巴塞尔Ⅲ”规则的日子可能会晚些到来。

  12月13日,有媒体引述银监会知情人士的话称,银监会已决定将原定于2012年1月1日实施的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迟,该知情人士透露:“鉴于当前国内经济增速面临下滑,银行业需要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确保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包括信贷投放。”推迟之后,银监会尚未确定何时开始实施新监管标准。

  虽未获得官方证实,但《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从市场人士处了解到,此消息可信度颇高。

  昨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中央要求明年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昨日晚间,银监会网站消息,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银行业要严守风险底线,努力促进银行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多位接受本报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监管政策已经影响到了商业银行放贷的能力,在经济增速下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提出之际,既加强银行监管,又发挥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是监管部门迫切面临的课题。

  新标准实施尚需时日

  2011年5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从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强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三个方面规定了新监管标准,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但《指导意见》只做了粗线条的规定,尚待各种《管理办法》予以细化,目前,《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已经发布,而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规定还未出台。本报记者了解到,在11月11日举行的2011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尚福林曾表示,新的资本和流动性监管规定待国务院批准后,将及时发布,2012年开始实施。

  然而一个多月后,事情就起了变数,值得玩味的是,此次推迟实施的消息释放之前,已经出现了监管尺度可能不会很快收紧的迹象。

  事实上,《指导意见》出台后,银行业内反应一直颇大,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标准会不会在中国“水土不服”,巴塞尔Ⅲ能否真正防范金融系统风险?二是过高监管标准可能影响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并减弱银行国际竞争力。

  12月3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北京表示,过高的资本水平会抑制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但他同时指出,如果资本水平过低,流动性过低,也会威胁到银行体系的安全,甚至发生银行体系的危机。

  王兆星表示,实施国际新标准的过程中应实现与中国国情、维护我国银行体系安全、提升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和促进银行业创新等五方面的平衡。

  12月5日,尚福林曾召集业内金融专家就银行监管问题展开了一场内部研讨,据当时与会专家介绍,参会者多建议新的银行业监管标准要符合中国国情,不能管得太死。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微博)教授对本报表示,监管当局在引进国际标准的同时,还应考虑中国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并找到两者的契合点。

  一位股份制银行资金部人士对本报表示,新标准实施的很多具体问题都尚待解决,比如信用风险计量所采用的内部评级法与银行对接就尚需时日。

  监管、信贷找平衡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既加强银行监管,又发挥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是当前监管部门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

  事实上,监管政策对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由于信贷投放是双线管理,不仅受制于央行的规模调控,还取决于银监会的监管底线。虽然货币当局有意放松流动性,但近几个月来,多家商业银行受制于贷存比超标的现实,信贷投放受到很大限制。

  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就曾因三季度末贷存比超标而使放贷能力受到影响,直到存款“拼命”拉上来后,才在12月份放宽了信贷规模限制。

  上述银行资金部人士称,“贷存比考核是当前制约商业银行放贷首要因素,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位居第二”。

  无独有偶,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条线负责人表示,银行放贷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影响,内部受自身现金存量和流动性水平限制,外部则受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指标的影响。

  目前,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贷存比要求是不得高于75%,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要求分别是11.5%和10.5%。

  贷存比的计算公式是贷款与存款的比值,由于长期实际负利率的存在,“存款搬家”现象严重,存款的减少,拉高了贷存比数据,制约了银行放贷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则是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值,在资本数额一定的情况下,银行每发放一笔贷款,其风险加权资产就要相应增加,资本充足水平会随之减少,因此,银行会因“忌惮”资本消耗而惜贷。

  这种观察得到了来自央行数据的佐证,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速为12.7%,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622亿元,同比多增78亿元。

  可资对比的是,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原定在16%左右,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规模为7.5万亿元左右,业内认为,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很难达到7.5万亿目标,年内或完成7.2万亿左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