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死亡与少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01:1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在少女的目光中,在生命贵贱的伦理价值上,在大屠杀的阴影之下,《金陵十三钗》更多是奉行折中主义,宣扬普世价值,直奔美国式的人道主义而去。它算不上一部完美无瑕的经典电影,但也绝不是一部坏的电影

  木卫二

  2007年的《南京》、2008年的《张纯如——南京大屠杀》、2009年的《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这些年,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接连不断,以至于有人表示不想看了。原因是话题太沉重,另外不用看也知道内容大概是什么。事实上,放眼西方,对二战及大屠杀的电影表述从未消停,以《朗读者》为代表的影片已经进入“另一层反思”。然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受阻于多方因素,始终没能有效地打开国际局面。或许在多数外国人看来,中国从来就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更何况还是一段扯不清的、70年前的历史事件,那根本就是另一个世界。

  如果对比上世纪90年代的同类题材,现今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已经改变,它们不再委身于主旋律的传声,也摆脱了苦难控诉和爱国教育的统一口径,转而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艺术表现形式,主动打开国际视野,获取更大范围的传播(就像《金陵十三钗》请来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早在2008年末,就有消息流出说,张艺谋要拍《金陵十三钗》,后来突然喊停。原因其实很简单,只要看看2009年撞车的南京题材,张艺谋选择及时退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而看着《金陵十三钗》,观众不自主地想起《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并加以比较,那也是再自然不过。

  既是这样,《金陵十三钗》有哪些不同?片中,战争及大屠杀更多是以背景出现,后半段基本没有正面提及。《金陵十三钗》更像一名少女的口述故事,强调人物的身在现场。开场一阵枪林弹雨,它要的是把所有人迅速带进那座教堂,否则从剧作上来说,巷战和教堂部分是断裂开来的。面对一个重大历史题材,张艺谋不敢铤而走险,转而找到了稳妥的表现方式,那就是在悲剧中呈现出应有的、崇高的人性光辉,而完成拯救任务的则是一群受歧视的风尘女子。如果这种光辉全部来自约翰,那未免有点太过幼稚。如果是来自李教官,那是有违史实。在日军面前,洋人面孔不起作用,中国军队更不起作用。影片给约翰安设了观众期想中的拯救者形象,又通过一场饿狼扑食来告诉他们,在那种情况,约翰不是神,而只能是一个人。

  妓女身处社会底层,又被古人讥讽为“不知亡国恨”,那么,由这一群人来完成最艰难的拯救任务,《金陵十三钗》的情感和价值核心就在于此。一开始,学生敌视这些风尘女人,嫌她们不干净,甚至爆发过激烈冲突。后来,矛盾一步步消融,妓女又劝阻了这帮人的轻生之举。最后,在约翰的帮助下,从妆容、衣饰到身份,女学生和妓女完成了完美的转换,彼此对视,深含感情。

  从妓女踏入教堂的领域,书娟和女学生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她们,窥视、怒视、对视一直到正视。值得注意的是,表现十三钗的香艳形象,片中出现了两个独特的慢镜,一处是她们有说有笑进教堂的集体亮相,一处是唱着《秦淮景》的超现实段落。一到这些关键段落,张艺谋终于亮出了个人标签:大面积的色块、五颜六色的玻璃窗、从天上和外面投射下来的光线、风采各异的婀娜女人。也许,张艺谋没有像李安那样懂女性,但是,他知道怎么去表现女性的魅力,哪怕是最原始的——挑逗起男人的冲动。但正如不时被打破打碎的彩色玻璃,这些女人也和它们一样脆弱,可在关键时刻,她们选择了内心的坚毅。

  为了反映这场战争和大屠杀,张艺谋放弃了以往的“团体操”式拍摄,也避免出现尸骨如山的大场景。他依然把重心放在了女性身上,突出表现日军对女性的摧残和兽行。在电影里,死亡的恐惧就像阴霾的天空,死神随时会来,无处不在。面对死亡,《金陵十三钗》表现了李教官的慷慨赴死,也表现了触目惊心的施暴现场。由于出不了城,女学生内部起了争执,直至有人坠楼中弹。同样的,面对濒死小兵,有的妓女起了思念。这时候,一个人的愤怒和悲伤都是可以理解共通的。

  作为一部情节剧,《金陵十三钗》呈现出一个层层封闭的空间,从南京城到教堂,从地窖到妓女的内心。加上涉世未深的女学生和妓女的本质冲突,如果按照老套的批评手法,张艺谋依然在压抑自己。但为了完成最后的交换,电影需要一步步打破封闭,令妓女完成转变的意愿。影片安排了陈乔治和书娟父亲等配角,用以服务主线,令拯救行动变成了群策群力。正因如此,当约翰率先完成意料当中的内心转变,我们可以不以为意,他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至于他的职业,不让人联想到日本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那是很难的事情。

  与严歌苓的原著一样,电影也戛然而止,没有添上什么烂尾戏份。这或许不是一种太好的方式,比如没能留出反思的空间余地,但是,它绝对是一个保险的方式。面对大部头的《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不可能再像前两部电影那样玩票。若是稍有流露轻浮浅薄,必然要被鞭挞唾骂一通。从某种程度来看,《金陵十三钗》显得相当圆滑,故事平滑,动机合理,也没有哪个人物存在明显短板(反面例子是《南京!南京!》里的高圆圆)。至多会有人说,贝尔的角色似乎不够出彩,曹可凡的角色好像太常见了点。除此之外,《金陵十三钗》并没有存在大的漏洞,难怪张艺谋自我感慨,他是碰上了一个好剧本。

  或许,《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没有棱角的作品,就像它的女高配乐,时不时就应景而起,直接煽情。以配乐的口味来看,张艺谋和他的老伙计陈凯歌一样,在审美情趣上是出奇相似(正如《赵氏孤儿》也是以命换命)。在死亡面前,在少女身上,张艺谋投注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期望,就像十三钗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尽管他没有直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少女的目光中,在生命贵贱的伦理价值上,在大屠杀的阴影之下,《金陵十三钗》找到了中允的诉说表达。很多人出于成见,出于对张伟平的反感,出于对电影前期宣传的厌恶,极度排斥《金陵十三钗》。当然,它也算不上一部完美无瑕的经典电影,更多是奉行折中主义,宣扬普世价值,直奔美国式的人道主义而去。但是,它绝对不是一部坏的电影。放在2011年的华语电影里如是,放在张艺谋的作品体系里亦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